未分类

消毒棚等消毒措施有必要吗?

因为疫情,很多人觉得病毒无处不在,所以不论是小区里,还是家庭里,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消毒措施,这些有必要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依然是需要温习一下这个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这次的病毒,目前认为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其次可能通过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的预防,主要通过和人保持距离,比如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尤其是密闭的空间里,注意和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这些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很多了。 那接触传播呢?这种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手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再接触眼口鼻完成传播,这种间接接触传播的主要中转站是:手。所以要阻断这种传播方式,核心是注意手卫生,要注意洗手,手不干净时不能摸眼口鼻。 另外,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病毒没有自己的能量代谢系统,它们在体外的存活时间很短,在室内的低温环境下在光滑物体上可能可以活几天,在不抗水的衣物上,在室外的空气中则只能短短几分钟,如果是在阳光下则死得更快。 而且,人要被病毒感染,需要能感染的部位有一定的病毒暴露量,比如这个冠状病毒,需要在眼口鼻这几个地方接触足够多的病毒才会感染,而且病毒自己也不能移动。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很好地理解下面这些消毒措施的必要性了。 一、在大街上、小区里喷消毒剂 没有必要。 因为在户外病毒只能活几分钟,而且户外空气流动,少量的病毒很快被空气稀释殆尽,所以户外的空气中基本不会有病毒,尤其是在人少的地方。在空气中喷洒消毒剂,除了污染空气和环境,对预防疫情没有任何帮助。 二、小区门口装消毒棚 没有必要。 先不说大部分人都不是病人,也不是无症状携带者,就算是,病毒也是在体内,朝身上喷消毒剂,顶多也只能作用到衣服、头发上的那些本来就死掉或快死的病毒。消毒完了,咳嗽喷嚏时候该排的病毒照样排。 而且消毒剂基本都是含有氯的消毒剂,这样喷在人身上,很容易刺激到皮肤和呼吸道,尤其是对哮喘病人甚至可以诱发哮喘发作。这样的做法是劳命伤财还害人。 三、在家朝身上或衣服上喷酒精等消毒剂 没有必要。 同样是,身体皮肤上、衣服上病毒很难存活。除了眼睛鼻子嘴巴,身体上其它部位的冠状病毒,只要不是在手上,就不会有机会感染到人。实在对衣服担心,可以挂在太阳下晒晒或晾晾。 朝身上喷消毒剂,同样可能引发皮肤和呼吸道刺激,如果朝身上喷酒精,如果遇到火或者静电,着火还可导致烧伤,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 四、在电梯里喷消毒剂 没有必要。 电梯里是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如果里面人挤人,在里面呼吸感染的风险是更大。但朝电梯的空气里喷消毒剂,消毒的作用也很有限。可以做的是,对电梯按钮、扶手、四壁用消毒剂定期清洗消毒。 五、对门把手、键盘、遥控器、手机壳、玩具、家具等清洗消毒 可以定期做。 大家经常触碰,或自己手经常接触的物品,相对更容易沾染细菌,也更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一个媒介,如果更干净,能减少间接接触传播的机会。 所以定期用消毒剂,比如75%的酒精擦洗这些物体,对减少接触传播有一定帮助,当家里或办公室有人生病时,这类消毒可以做得更频繁,这对手卫生意识相对差的孩子来说,保护意义会更大。 六、洗手、用免洗手液消毒手 一定要做。 因为接触传播的核心载体是手,其它被污染的物体,最终还是要通过手才能接触到眼口鼻,才能导致感染,所以做好了手卫生,我们就切断了病毒接触传播的枢纽,所以相比对其它物品做消毒,这个最高效的做法。 而且做好了手卫生,能预防的不仅仅是这次的冠状病毒,对其它的腹泻性疾病,呼吸道疾病都有预防作用,所以是最省钱、省心的消毒措施。 如果你们小区有那些乱七八糟做法,可以转发这个到小区群里给大家看,如果家人还没掌握洗手要点,也可以让他们对着下面的视频学起来。 相关阅读: 什么样的消毒剂才能有效对抗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在表面能存活多久?WHO给出了解答 听说这个肺炎有气溶胶传播,需要担心吗? 再说“气溶胶传播” 出门后回家,头发需要特别处理吗?

钟南山等公布最大病例研究,病毒潜伏期可能不止2周

研究者指出,病毒的潜伏期最短为0天,最长可达到24天(比以前报道更长,但也存在争议),中位数为3天(比以前报道更短),同时他们指出此次疫情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新冠病毒疫情仍在持续(图源:新华社) 撰文 | 秦芳菲 编辑 | 叶水送 自2020年1月底,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不断涌现,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病毒的来源,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描述,为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撑。 2020 年 2 月 9 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院士团队、李兰娟院士团队、中国疾控中心、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等一线临床医院和研究机构联合在医学预印本平台 medRxiv 上,发表了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 的文章。 研究者指出,病毒的潜伏期最短为0天,最长可达到24天(比以前报道更长,但也存在争议),中位数为3天(比以前报道更短),同时他们指出此次疫情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钟南山(图源:新华社) 这项研究涵盖了1099例确诊的 2019-nCoV 感染患者,这是截止到1 月 29 日全国 31 个省市,共 552 家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病例资料。也是迄今为止报道的关于本病最大数据量的研究(此前有三次报道,分别为41例、99例以及138例)。 全中国确诊感染2019-nCoV的分布图(图源:medrxiv.org) 新病毒又有新的命名 2020年2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公布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即统一称谓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为:NCP。由于这篇文章2月6日提交,2月9日上线,所以研究者也给予了他们的一个名称:新冠病毒急性呼吸道疾病(2019-nCoV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这是因为研究者发现有20.9%的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没有发展为肺炎。 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病死率小于2% 本研究中的1099例病例收集流程图 论文主要围绕疾病传播、病死率、风险因子三个方面研究,主要明确了下述问题: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鼻咽拭子标本样品的高通量测序或者反转录PCR结果阳性的患者。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35.0 ~ 58.0岁),女性占比41.9%,15岁以下的患者占0.9%。 有关该病毒引起的症状,研究者发现发烧(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见的症状,但在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的早期,只有43.8%表现出了发热症状,因此他们得出结论:检测新冠感染患者病例的过程中,不能过分依赖于是否发烧,还需CT、症状、核酸检测多管齐下。 除此之外,他们还记录了其他症状,如腹泻(3.7%)和呕吐(5.0%),但相对少见。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25.2%的患者至少有一种潜在的疾病,如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至于病死率方面,研究者发现,这1099名患者中有5%的进入ICU、2.18%的患者需要有创通气,死亡的患者比例为1.36%。 新冠病毒传播力比SARS强 研究者还认为,尽新冠病毒与SARS病毒有一定的同源性,但还是有明显不同之处,其传染性比 SARS 略强,目前致死率并不高,不过准确的病死率还需要更多的数据才能确定。 前两天有关新冠病毒可通过粪口以及气溶胶传播的讨论沸沸扬扬。在这篇论文中,也有所阐述。 研究者发现除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外,还有可能有粪口传播风险,这是因为他们通过对62 例患者进行检测,发现其中4名患者的粪便样品及另 4 名患者的直肠拭子样品均有病毒的核酸。 最后,研究者在论文中总结道,鉴于新冠病毒的快速传播性,我们应严格及时地制定流行病学措施,这对于遏制疾病的迅速蔓延至关重要。同时,他们也认为需要尽快研发出有效的治疗手段,如蛋白酶抑制剂、瑞德西韦、干扰素等。 参考资料 [1] Guan W., et al.

抛出双黄连的“双雄”

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了: 结果是双黄莲蓉月饼也被抢光,闹剧过后,很多正规渠道都已经纷纷辟谣。这个就不多说了。 我们一起看看双雄: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吧 武汉病毒所,到底是个什么单位呢?能这么快的连夜出成果? 看一下百度百科介绍: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始建于1956年,是专业从事病毒学基础研究及相关技术创新的综合性研究机构。同时拥有我国2个p4(生物安全最高等级)生物实验室其中一座。 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针对人口健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与公共安全的战略需求,依托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团簇平台,重点开展病毒学、农业与环境微生物学及新兴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据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设有5个研究中心,共设有34个研究学科组;共有在职职工266人,其中科研岗位189人;在读研究生253人,其中博士生124人,硕士生129人;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点1个。 看起来非常高大上,但是和他们所长王延轶比,还差了一点! 先看简历: 这位所长从一个基层研究员,用了六年成为所长! 级别是正厅级! 而且只是一个81年出生的小姑娘: 年少有为,学术大牛啊! 不过更牛的还是她的丈夫: 百度百科显示,2000-2004年,王所长曾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读取学士学位。而舒红兵正是该学院的特聘教授。 大学一毕业,舒红兵和王所长就结婚了,舒红兵1967年出生,据说已不是第一次结婚。 2005年,舒红兵到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做院长。 2006年,王所长留学归来,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读取博士学位。 2010年11月,拿到博士学位5个月的王所长,成为武汉大学生命医学院副教授。该院院长是舒红兵。 2012年,王所长任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分子免疫学学科组,研究员/学科组长,这时,舒红兵是中科院院士。 2014年11月,王所长被评为国家杰出青年(博士毕业四年被评杰青),这时舒红兵是武汉大学副校长,全国政协委员。 2018年12月,王所长在升迁为武汉病毒所所长后,又被录用为武汉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会委员。此时,舒红兵为全国政协常委(副部级)。 然后再看看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药物所长期从事抗病毒药物研究。2003年非典来袭,《首都医药》杂志等信息发布渠道曾发文称,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证实,“洁尔阴洗液具有抗SARS冠状病毒作用”。 而且官网显示,上海药物所一直以来与药企都有开展项目合作。 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是其长期合作伙伴之一。 这个名字很熟悉了吧? 《饶毅实名举报绿谷科学家》 《绿谷制药老年痴呆新药获批上市!曾热卖“抗癌神药”灵芝宝》 绿谷制药成立于1997年,与上海药物研究所关系紧密。上海药物研究所是绿谷制药长期的核心战略合作伙伴,绿谷制药在上海药物研究所设立了“绿谷创新基金”,用于支持新药研发。 此外,绿谷制药的科学决策委员会包括上海药物所第六任所长(2004年至2013年)丁健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耿美玉。 天眼查显示,目前丁健为绿谷制药的副董事长,耿美玉在2015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担任绿谷制药的董事。 也有证据表明,两者不仅是合作伙伴的关系。 上海药物所官网2015年和2017年刊登的两篇媒体报道指出,绿谷制药是上海药物所与绿谷集团合办的合资制药企业。 天眼查显示,上海药物研究所在2018年6月20日退出了绿谷制药的投资人行列,目前绿谷制药由绿谷集团100%持股。 公开资料显示,绿谷集团以售卖保健品发家,由绿谷制药的董事长吕松涛于1997年成立,其一款主打的保健品曾涉嫌违规宣传。 2008年1月,中央电视台曾播出了揭秘“绿谷”骗局的报道。报道称,从1996年开始,绿谷集团先后推出了三代所谓的抗癌产品,分别是中华灵芝宝、双灵固本散和绿谷灵芝宝。绿谷集团10余年不断变换名称虚假宣传,且在没有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发布产品广告,成为彼时近十年来全国最典型的系列虚假广告宣传案之一。 报道称,经药监部门查实,在绿谷集团一系列的抗癌产品广告中,引用了大量的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等对先后三代产品的所谓抗癌效果进行宣传。其中在宣传绿谷灵芝宝时,广告中曾提到“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通过体外实验证实,绿谷灵芝宝对人体实体瘤和白血病、淋巴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被央视曝光的次年,解放日报一篇报道指出,绿谷制药就与上海药物所签订了总金额数千万美元的合同,获得“GV-971”的全球开发许可权,而那时绿谷制药的年销售收入只有1000万元。 这一研究历经10年,2019年11月初,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有条件批准了绿谷制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九期一®(甘露特钠,代号:GV-971)的上市申请,主要发明人是耿美玉团队。 2019年11月29日,一篇署名为“饶毅”写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李静海的信函流出,指出耿美玉有关药物GV-971的论文涉嫌造假。随后,饶毅向媒体表示“没有发出,有过草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则向媒体表示,正在调查核实此事。 带点货,要冒这么大风险,有些不合算啊。

双盲实验,让有意无意的骗子现形

科学的实验方法是得出准确数据和正确结论的前提。我们不断验证、小心翼翼,认真审视这个世界, 然后我们做出选择、不断进步……现代文明就是建立在这种缜密、严格、细致的科学体系之上。 世界上最著名的无神论者、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道金斯认为,最能提高每个人认知能力的科学概念就是“双盲对照试验”。 抗击SARS油画 2011年4月30日是欧盟规定的植物药生产企业准入资格注册的最后期限,中国的中药企业最终没有一家完成注册。这也意味着,c国的中药企业在进军欧盟市场的道路上已全军覆没。欧盟《传统植物药指令》规定从11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未经注册的中药将不得在欧盟市场上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同年英国药品管理局继发布中药毒性警告。2013年11月,英国药物管理局颁布了中成药禁售令,该法令将于2014年4月底开始实施。这和国内对中医药的宣传产生了鲜明对比,一时舆论哗然,中医怎么了? 2004年,为了加强对植物药的安全使用和监管,欧盟出台了《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要求所有植物药生产企业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前完成注册,否则不允许在欧盟境内销售和使用。实际上,欧盟规定的这一注册程序是一个简化程序,这一程序已经对来自中国或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植物药网开一面了,不要求像其他药物一样进行安全和功效测试,而只需要提供应用年限证明,证明药物对声称可以治疗的疾病有效。同时,该指令还向企业提供了7年过渡期。但即便是这样一个最低的要求,这样一个简化的注册程序,中国企业也没有一个能完成注册。 那么,怎么证明药物有疗效?证明药物有效性的黄金定律:随机双盲试验。 自古以来,人们都习惯从先后发生的事件里总结出某种规律:秋天到了树叶就变黄,冬天来到水就要结冰,但是学过生物的我们都知道,树叶变黄和秋天到来是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的,海南的冬天也不结冰。——这种习惯推理在大部分时间是起作用的。而人们也用它来确定药物的疗效,让患者吃下某种药物或者进行某种治疗,然后观察患者是否痊愈,如果痊愈,则认定该治疗是有效的——这是传统临床的医学阶段。 然而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休谟认为,我们从来没有亲身体验或者亲眼证实过因果连接关系本身,我们看到的永远是两个相继发生的现象,所以一切因果关系都是值得怀疑的。举个例子,公鸡叫了,太阳升起。这两个事件同样是相继发生,但是公鸡叫并不是太阳升起的原因。休谟提出,一切因果关系都应该重新审视。 1789年,在法国的巴黎学派,以Pierre Louis为代表的医生掀起一次医学革命。他们主张治疗不能依据传统古典理论和盲从权威,而是要观察事实做出推理和决策。Louis第一次引入“对照组”的概念,发现当时广为流行的放血疗法和吐酒石其实并无疗效,发出了循证医学的先声。 单盲 人们发现,有些疾病无需治疗也能自动痊愈,例如口腔溃疡,感冒等,有些疾病即使病人在吃安慰剂后,在心里暗示下能很好痊愈。而在以上两类情况下医生所进行的药物和治疗都是多此一举的,这些所使用的药物和疗法都是无效的“假治”。疾病自愈和安慰剂效应的发现,使得人们对药物和疗法的有效性的确定更为谨慎了。 首先我们得把一定数量的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为什么要大样本呢?因为统计学的“大数原则”告诉我们,样本越大,统计结果越能稀释掉那些特例(例如某些人免疫系统特别强或特别弱),也就越能逼近真实情况。为什么要随机呢?因为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病人由于病情轻重而导致的痊愈效果阶段性差异。 第一组是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用来观察病人疾病在没有治疗情况下的自愈效果。 第二组是安慰剂组,给病人吃没有治疗成分的“假药”,用来观察病人的心理作用对疾病的影响。 第三组是治疗组,给病人吃真药,观察这种药物或疗法的真实治疗效果。 当然,病人们并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组。然后根据结果统计,只有第三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前两组,才能证明该药物或疗法的有效性是真实的。 双盲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个事实:假如参加治疗的医生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组,出于自己的主观目的,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病人产生暗示,例如说,我知道你是安慰剂组,而我希望该疗法能被盲测认定,我就会暗示你你现在吃的是假药。又或者,我身处治疗组,我会更加认真细心,从而使三组病人并不是处于公平的位置。这些来自医生的主观偏见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所以人们改进了盲测的方法,把医生的眼睛也“蒙起来”——所有数据加密,连医生都不知道自己身处哪一组,而统计工作由第三方来进行。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屏蔽来自医生的偏见影响,让实验更加客观公正了。 这种大样本随机双盲测试是现在医学界公认的确定药物疗效的机制,也是一把严格的利剑,无情地砍掉了那些虚假的疗法,不管这种疗法背后有多雄厚的文化支撑(顺势疗法),也不管这种疗法被实施了多少年(放血疗法),总之无效就是无效。 双盲实验的比喻 户白茵扮演王婆 买苹果,王婆打开了一箱。“又甜又脆的苹果喽!不甜不脆不要钱”,说的好听!当然了,卖苹果的说的都好听。如果你是个智力正常的消费者,不需要考虑就会挑几个看看。不错,确实没有烂的。但是只看“几个”是不够的,最好把整箱都翻看一遍才放心。只是你没有时间,或者王婆也不让干。那么,你检验的越多,“这一箱苹果都是好的”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是“大样本”的意义。 但是,高明的消费者考虑的更多,他要货比三家,没准儿李婆的苹果更甜更脆,“比”比“不比”更可靠。这就是“对照”的意义。 比就比,李婆拿出十个苹果,可她眼花;王婆也拿出十个苹果,可她眼毒着呢。这不用比,王婆的苹果好。慢着,消费者可不是被骗大的,两个婆婆都蒙住眼,随便从箱里摸出十个来比比。最后是李婆的苹果好。嘿嘿,这个就是“随机”的意义。 经过这样的对比后,作为旁观的第三者,你要是真的以为是李婆的苹果好,你可能也上当了。因为这个消费者可能是李婆的托,也可能对李婆有好感。那么怎么办?将随机选出的二十个苹果让第三者来编号,然后打乱,再让消费者来判断,判断结果由第三者进行统计。现在不但消费者不知道,连王婆李婆自己也不知道哪个苹果是自己的。所以最后得出的结果才是真正客观可靠的。这,就是“双盲”的意义。 西药需要检验疗效,中药就不需要?同样有很多人说“我吃了一副中药,病好了”。 中医药的支持者最常用的说法就是“我曾经得了XX病,就是看了XX中医吃了XX中药后,才好的”。这和“我吃了黄体酮才保住胎”的说法是一个性质。 这些人都是把“前后关系”和“因果关系”混为一谈。由于中国人向来缺乏逻辑训练,所以即便是一些有高学历或高名望的人都难免掉进这样的逻辑陷阱,更别说普通人了。 真实情况是:许多疾病可以自愈,那苦味的药汤你可能白喝了。 以感冒为例,感冒属于“不治之症”,就是说目前没有找到能治愈的办法(有些西药可以缓解症状,但不治病);但是感冒又是典型的可以自愈的疾病,亦即过一到两周这个病就自己好了。在感冒自愈之前,如果你喝了中药板蓝根,等病好后你就会误以为是板蓝根治好了你的感冒。有的人喝了板蓝根后当时就觉得“好多了”,这其实很可能是那一碗热水的作用以及你的自我心理暗示。 大部分疾病像感冒一样可以自愈,那些不能自愈的疾病也不会导致人种灭绝。即便没有中医药,我们的祖先也不会死光光,倒是享受了最好的中医药服务的皇家子孙甚至夭折率比普通人家还高:康熙20个女儿有12个夭折、36个儿子有16个没活到15岁;乾隆皇帝的27名子女平均寿命24.2岁;据溥仪《我的前半生》根据玉牒统计,在道光皇帝时代皇室里“未成年的死亡率是……百分之四十五”。这么高的夭折率可能与滥用中医药的毒副作用有关。 当我们要中医药也来做个“双盲对照试验”时,它们往往以“自成体系”为借口逃跑了。 在中国,中医药可以在不做“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情况下大行其道,但是中医药想要走出国门就没那么容易了。在欧美,一种药想要上市,必须提交包括理化、生物或微生物、药理、毒理、临床试验结果在内的资料。但是如文章一开始介绍的,在2004年,欧美相继对植物药放宽准入门槛,不过美国仍要求必须做“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欧盟则连临床试验都不要求必须做,但要求提供可以与临床试验结果等效的历史应用资料。即便放宽门槛至此,也没有任何一种中医药能成功闯关,中药在欧美只能被当作普通食品出售,不得标榜任何疗效。 面对国际主流医学的不承认,中医药的支持者又拿出了“我们自成体系”的借口。但这是典型的诡辩。你可以说中医药的理论自成体系、中医药的手段自成体系、甚至中国人的身体自成体系,但唯独不能说中医药的疗效也自成体系,疗效只有有效和无效两种可能,你中医药要么有效,要么无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用“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检查一下就知道了。 “双盲对照试验”让有意无意的骗子现形,著名科学家认为双盲试验是人们最该了解的科学概念。 世界上最著名的无神论者、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道金斯认为,最能提高每个人认知能力的科学概念就是“双盲对照试验”。道金斯说: 如果所有学校都教其学生如何去做“双盲对照试验”,我们的认知方法和能力将会在以下方面得到提高: 1、我们会学会不从零星轶闻中去归纳普遍化结论; 2、我们会学会怎样评估一个貌似很重要的结果其实可能只是偶然发生的可能性; 3、我们会学会排除主观偏见是件多么极端困难的事,知道有主观偏见并不意味着不忠实或不公正。这个课程还有更深的意义,他对于打消人们对权威和个人观点的崇拜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4、我们会学会不再受骗于顺势疗法和其它假冒医生的江湖骗子,让他们失业; 5、我们会学会更广泛地使用批判性和怀疑的思维习惯,这不仅会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说不定能拯救世界。(oztiger译) 了解这个概念,我们就能识破鲁迅所说的那些“有意无意的骗子”。 鲁迅年少的时候,他的父亲得了重病,结果是由于中医耽误了救治,导致他父亲过早地去世,这件事情深深刺激了鲁迅先生,鲁迅因为家道没落,尝尽人情冷暖,所以立志要治疗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的病人而选择了学医。 在日本学医期间,看到在日本的国人的言行,发现国人的病在精神上,要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弃医从文。 “日本自明治维新(1868年)起,历时30年废止汉方医,现在日本没有独立资格的东洋医或中医,凡医师必须取得西医资格,法律规定不设中医资格考试。” 鲁迅在近百年前就说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在我们了解“双盲对照试验”后,我们就能理解鲁迅为什么这样说了。“双盲对照试验”让有意无意的骗子不能再把人的心理作用当成自己的法力无边,不能再把人的自愈能力贪为自己的医术高明,不能再把本就没病的人说成是自己治好的…… 当我们深刻的理解“双盲对照试验”这个概念后,我们就不用再想着依赖那些看似“博大精深”实则“性灵玄谈”的概念,而是可以实实在在的指导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至少让你或你的妻子在怀孕时避免在屁股上打那些疼死人的黄体酮针和灌那些苦死人的中药汤了。 所以中医是否有效?——用可靠的验证数据来说话吧。 我想,看完全篇的朋友已经知道了答案。其实,为了让中医药产业冲出大陆,实现全球市场的经济效益最大化,中医药厂商和研发机构在2004-2011年已经竭尽所能了。 目前中国有众多中医研究所,中医协会,中医院(“中西医结合”——全国没有一个独立、纯净以中医医术存在的中医院),应该承担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责任,而不只是从传统古典哲学中去寻找灵感。 科学是一套方法论,照着做的就是科学的,不照着做的就是不科学的,中医没有照着做,那么说它不科学是非常客观的评价。并不含有贬义。 医学首先是一门技术,在做好了本职工作之后才能谈里面的文化积淀,而不是反过来。谁都没有否定中医里面可能有有用的东西,但是重点是如何把这些有用的东西从大量无用甚至有害的东西里面挑出来。 现代医学当然不完美,但是循证医学的研究方法给了它进步的可能,科学的研究方法给了它剔除自己错误的可能。 对比中医,几千年来有什么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或者是被剔除出体系么,没有进步能力的学科,有什么本事让人们相信它? 补充问题 药物都通过对照测试才认为有效吗? 不是,但是如果无法通过,我们可以认为他是无效的。事实上,在1960年代FDA(美国食药监局)的科学检验系统出现之后,美国市场上的三十万种非处方药被“砍”得七零八落,所剩无几。 药物的疗效是通过随机对照双盲实验确定的? 不是,尽管RCT认为是药物疗效评价的“金标准”,但药物的疗效并不是通过单个的RCT来认可的,还有更高的检验标准。 至今没有一例中药能通过双盲对照试验? 事实上,中医不要说双盲试验,单盲也是做不到的,甚至连起码的统计分析都没有。这里要区分“中药”与“与中医有关系的现代药物”两个概念。 “中药”是自古传承下来经方,基于中医药理论制成的药物,药性、配伍都有依照传统,目前所有中药中只有复方丹参滴丸通过了FDA 二期临床,其实也就是在125名患者身上完成了II期试验而已。但真正能够说明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是大样本的III期临床试验。在美国做的临床试验是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即使几年后能通过III期临床试验,也仅仅证明该药对这种特定的疾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不能证明它对其他疾病也有效,更不能证明中药都有效。也绝不意味着FDA认同了中医理论或中医体系。它只是承认了某种中药,至于这种中成药要治疗什么疾病,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副作用,都必须用现代医学方法来检验,并用现代医学理论来阐述。 没有中医,你的祖先怎么治病啊,怎么活下来的?

万家宴的前后

来源:综合自各大媒体 曾举办“万家宴”的武汉百步亭社区传来居民发热消息。 先来缓解一下心情,看看菜品 2月4日,百步亭辖区内的安居苑、百合苑业主群内,居委会工作人员公布了小区内出现发热病人的门栋信息。其中,安居苑A区有12个单元,B区有8个单元,C区有8个单元,D区有7个单元+403栋全栋;百合苑有20个单元+208栋全栋。 安居苑发热门栋(截至2月4日) 百合苑发热门栋(截至2月4日) 从数据上看,安居苑共55栋楼里,33栋出现发热病人;百合苑共36栋楼里,17栋出现发热病人。 一位安居苑C区住户告诉消息人士,经实地查看核实,C区公布的8个单元楼楼下均被贴上“发热楼栋”标志。 消息人士了解到,百步亭社区内另一个小区怡康苑共3779户,分为5个单元网格,截至2月4日中午12点,其中一个网格已出现至少10人确诊;在医院CT已有结果、高度疑似新冠肺炎的超30人;轻症在家数十人。 该小区一位工作人员向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各大医院床位十分紧张,每天分配到各居委会的床位名额仅有1个,但上述一个单元网格有近40名重症、高度疑似患者在排位。 公开资料显示,百步亭是武汉知名大型社区,包括花园现代城、温馨苑、百合苑、怡和苑、安居苑、景兰苑、天顺园、幸福时代、怡康苑共9个小区。 百步亭辖区内共有9个小区

这个病毒非常凶险狡猾,智商140。

这个病毒非常凶险,大家一定要重视防护,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免疫力,这东西简直太聪明了。它好像是一些智慧型生物,能欺骗人类的几道关隘,连科学家和核酸检测都能骗得过。 综合几则大家不会关注到的新闻可以看到这个病毒几个令人惊惧的地方 1,它能骗过核酸检测。有时三次检测阴性仍会发病。所以,此前有医生强烈建议以CT替代核酸。更要命的是,早期的核酸检测会漏检,即阴性后让病患回家,但他仍是病毒携带者甚至超级病毒传播者。据悉,保守地说,一定程度的疑似患者核酸检测呈阴性后回家了,国内医学领头人昨日第一次对外宣称“这些人让我们压力很大” 2,它在强阳转阴时能给病患及医生一种“即将痊愈并渐好”的致命错觉,然后病毒在体内会突然启动,加速使各器官衰竭,李医生就是其中一例。 3,这个病毒邪恶的一点是,检测转阴后,体内并没有产生抗体,这跟以往的路径痕迹不一样,以前你病愈后,体内通常有了抗体。记得大家一定能摸到不久前的回忆吧,有专家就曾说过:“不排除再感染”,其实是没产生抗体。史上还有几个病没产生抗体,如乙流,乙肝等。比如乙肝吧,抑制住以后就是小三阳,身体有问题,乙肝病毒会在体内重启,立即变成大三阳,这个病毒有这个趋势。 所以有医生“打趣”说:“别的病毒智商也就70,它足够140了”——希望大家小心防护,千万保重自己。

在这样一个严峻的时刻,请守住自己的良心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揪心不已的时刻,每天看着那些冰冷的数字,每天看到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都在上升,觉得内心深处有莫名的痛。这是一场无妄之灾吗?灾难会带来多大的后果?灾难之后人们如何重建自己?有太多太多的疑问,有太多太多的困顿。在冰冷的现实面前,那些自诩为有责任的媒体,可曾真实的展示出媒体的良知和担当?如果这时候还要煽情,那么请打住吧,不为别的,就为那些遇难的人们,就为那些如今在疫区舍生忘死的医护人员,解放军战士,方方面面的人。这不是一个吃着人血馒头还要炫耀的时刻,这是一个国家的灾难。面对这样的灾难,仅仅有煽情不够,需要的是科学,是切实有效的救援救助。 这两天突然就各种所谓的抗新冠药物扎堆出现了,都打着有疗效的幌子,有没有临床其实一清二楚。总觉得药物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出现不算正常。 前有双黄连口服液的闹剧,现有那么多所谓的特效药纷至沓来,按理说是好事儿,但是,是什么样的好事儿,谁能打出保票? 再看看某些院士们身后种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关联,突然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如今,有专家对李兰娟团队的药物也提出了质疑,专业的东西旁观者说不好,但是,最好别在这个时候出来忽悠百姓,更不要昧着良心发这种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在接受白岩松专访的时候,说了如下的表达: 根据前期的结果,我们对瑞德西韦抱有比较大的希望,其他药物包括中药,我们都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观察来确定其疗效。特别提醒大家的是,个例的药品有效与否不是科学结论,一定要进行临床实验。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科学家,一个专业学者最该有的态度,混乱面前,病急乱投医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没经过实践临床,就出来夸大药效,和双黄连闹剧属于一个德性。 看过那个专访你会知道,王辰院士说的很清楚,所谓针对新冠肺炎的特效药,现在没有。而且,药物的是否管用,临床才是最后的结论。 瘟疫发生后,当人们对湖北,武汉两级红十字会诟病的时候,歌星韩红振臂一呼,迅速完成了善款,物资的募集,而且亲自去了武汉一线,这样的公益人,却被人抹黑,下黑脚,这得多缺德的人能做出来? 还是那句话,在这样一个严峻的时刻,请守住你们的良心。

期盼疫情快速过去,很多民营企业的命运让人揪心

来源:金融头条 一早醒来,看到一个紧急通知:山东省内企业不早于正月十六24时前复工。在此之前,上海、重庆、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已发布关于延迟企业复工的通知,宣布各类企业不早于2月9日(正月十六)24时前复工。 国家宣布延长春节假期,网上一群上班族欢呼雀跃,恨不得国家放一个月假才高兴,不上班还能拿工资。 甚至还想举报不多放假的企业: 怎么举报公司安排3到9号在家办公? 怎么举报在家办公不是2倍工资? 微博上,有位企业老板发了一通抱怨:我们企业的损失该怎么办?结果,遭到网友猛烈围攻,有人说他想钱想疯了,有人说他太计较个人利益,还有人甚至发出人肉的威胁。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许多人认为打工仔是弱势群体,其实更多时候,尤其是在天灾人祸面前,中小企业民营老板才是。 本来已经风雨飘摇的制造业,因为这次肺炎,今年可能会有数量相当不少的中小企业以及小微企业倒闭。 好多人根本看不到经济问题才是接下来的重中之重。 这次新型肺炎疫情可能会带来多少经济损失?对哪些行业会带来影响? 疫情伴着这个春节假期无征兆地袭来,从疫区“封城”到全国防控,大家从春节团聚的喜悦情绪中突然进入到卫生防疫知识的集体学习中,从拒绝聚会开始习惯“云拜年”,然后就到了“客厅旅游”的段子里和假期延长的历史机遇中,这个2020年的开端让人恨不得按下重启键。 紧接而来,为数众多的民营企业家们早已经充满焦虑,好不容易熬过“最好的”2019年,更难搞的2020已经拉开帷幕,只是他们的人生从来没有彩排,睁开眼就是哗哗的流水…… 被业界奉为勤劳楷模、24小时提供服务的海底捞也宣布暂时休市…… 最为活跃的会议会展行业更是超大人流聚集场景……结果你懂的! 早已百毒不侵,习惯性挑战困难的创业家们开始思考转型和自救…… 以下这些中小企业的老板们,正一个个陷入焦虑,日夜难眠。 很多中小企业利润较薄,每个月房租,物料,人工是固定的。 即使停工一两天,也足矣让小企业主夜夜失眠,因为销售额却是0,能不能生存下去都是未知数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中坚,保障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许多中小企业一旦撑不过此次疫情,后果不堪设想。 万达这样的毕竟是少数,而且也不可能连续减免,一个月少30-40亿的收入,可银行的利息及资金成本一分也不会少,万达也要生存。 在没啥收入的前提下,租金和人工是会压垮很多人,哪怕2月疫情就会过去,3月诸多行业亦会人流稀少,熬过去也并不容易。 不要指望很多物业给你免租,也不能不给员工发工资,很多人都有房贷车贷,一旦没有收入,也很麻烦。 比尔盖茨曾说过,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十八个月,其实很多企业距离破产也就一两个月的事儿,包括很多中产假设突然没有了工作和收入,后果也不堪设想。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中坚,保障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许多中小企业一旦撑不过此次疫情,后果不堪设想。许多企业正在拼命自救,但仅凭它们自己的力量,恐怕只能是杯水车薪,此时急需国家来拉一把。

方方: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今天初九。我们已经坚持多少天了?真是懒得数了。有人出一道急智题,说不准看手机,今天星期几?要求一口报出来。真是下手太狠。谁还记得星期几呀?能记住初九,就不错了。 天气又开始阴沉,下午还下起了雨。奔波的病人们,会进入更加可怜的状态。在武汉,出门看看,除了人少灯亮,其实一切还是都还是井然有序的。生活物质基本不缺。只要没人生病,家家都很安稳。不是有人想象的一座炼狱。而是个安静的美丽的磅礴大气的城市。只是一旦家里出现病人,就会一片糟乱。到底是传染病!而且医院资源只有那么多。市民其实也知道,就是医生自己的家属生病,如若不是重症,也住不进医院。这几天,正处于专家预计的疫情爆发期中。估计我们还会相继听到或看到一些更严酷的信息。今天最难受的视频,是一个女儿跟在殡葬车后号啕大哭。妈妈死了,被车拖走,她无法为其送葬。将来或许也不知道骨灰在哪。在有着轻生重死文化传统的中国,这恐怕是儿女们心里最大的疼。 其实没办法。谁也没办法。我们唯一的事,只能把这一切都扛下来。尽管病人多半扛不住,病人家属也多半扛不住。可是,不扛,又能怎样?以前我曾经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说这话时,体会还不深。这一次,才真正让我铭心刻骨。下午与一个青年记者沟通,他说,他深感无力,人们看到的只是数字,但数字之后呢?这些年轻人,真不容易。在这个年龄,便要去面对一些残酷:挣扎、死亡以及各种不准的指令。我也觉得非常无奈。但转念一想,我们除了振作起来,还能怎样?我们没办法帮助病人,我们只能自己扛住自己所面临的一切。在有余力能帮人的时候,就帮着他人一起扛。无论如何,再扛他一周。 另外有一个比较好的消息,是看到一份数据。上面说,外省的病人在减少,治愈率很高,死亡率很低。湖北这边,之所以数字不准确,死亡人数多,显然还是医疗资源不足所致。导致一些人在死后没能确诊,另一些人垂死前才得以住院。说明白点,就是说,这个病不是不可治。只要在发病之初得到治疗,很快就可以控制。同时也看到一份建议,说其实邻省的医疗机构,都严阵以待,却并无多少病人。A传B的人有一些,但B传C的人极少,虽有一二,却并未确定是否就是C。所以,建议武汉用救护车,由医护人员伴同,在严防感染的前提下,转送一些病人到邻省的传染病院进行治疗。武汉这地方,地处国之中心,好多省会,只需三四小时即可以抵达。病人只要得到治疗,就能逃过死神。不知道这个建议是否适用,我自己觉得也有一点道理。不过,刚才又听同学说,火神山医院从明天开始可以接收病人(不知确否)。那边床位多,医疗条件会更合适,外来援助的医护人员也会很多。如果明天即可接收病人,这个往外省送的建议就无效了。唉,总之,现在我的心愿变得很小:只愿生病的人们,能有医院可去。为他们祈祷。 还有,我很想夸一下武汉的年轻人。有几万青年志愿者在疫情前线奔忙。纯粹都是自愿服务,他们以微信群的方式组织起来,做什么的都有。相当了不起!以前我们常常担心年轻人会变得越来越功利。这个时候,看着朝气蓬勃的他们,心想,我们这些老家伙瞎担心什么呀!其实,每个时代,都有与它相匹配的人,年长者不必杞人忧天。昨晚,陈村传我一个视频,是武汉一个年轻人拍下封城后每一天每一天的事。连续拍了好多天,我一口气看完。真好。以后有机会见到这小伙子,一定送他几本我的书,以表达我的敬意。还要告诉他,在某个寒冷而忧伤的夜晚,他的视频鼓励了我。 方方,本名汪芳,女。汉族。 祖籍江西省彭泽县,1955年5月生于江苏南京,成长于湖北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后在武汉当过装卸工,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电视台工作。现任湖北省文学创作系列高评委会主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