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类

石正丽最新研究:新冠肺炎患者早期病毒核酸量更高

文章从核酸检测、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和受体利用等方面揭示出该冠状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疫情控制和药物研发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Credit: Dr Linda Stannard/UCT/Science Photo Library) 1月23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针对引起武汉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的鉴定工作在论文预印网站公布。2月3日,Nature杂志正式发表了这一研究,论文标题标题为“Pneumonia outbreak is associated with a novel coronavirus of likely bat origin”。 文章从核酸检测、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和受体利用等方面揭示出该冠状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为疫情控制和药物研发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研究团队从早期的5位患者样本中获得了该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来自5位患者的病毒序列相似性达到99.9%,与SARS-CoV的序列一致性为79.5%。通过对病毒保守蛋白氨基酸分析发现2019-nCoV与SARS病毒属于同一种冠状病毒(SARS-related coronavirus, SARSr-CoV)。 作者进一步将2019-nCoV基因组与实验室早期检测的冠状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该病毒与来源于蝙蝠样本的一株冠状病毒(简称TG13)的基因相似,后对该蝙蝠样本进行测序,获得了蝙蝠病毒TG13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两种病毒序列一致性高达96%。 图1. 高通量测序从病人样本中获得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a); 2019-nCoV与人SARS病毒和蝙蝠SARSr-CoV同源性分析(b); 利用2019-nCoV的复制酶基因完成的进化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科研团队对患者不同时期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咽拭子、肛拭子等样本进行了两轮核酸检测,时间分别为2019年12月30日和2020年1月10日,结果发现前一个时间样本的病毒核酸量比后期高约1000倍以上。采用实验室早期储备的SARSr-CoV抗原,对患者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发现患者产生了相应的IgM和IgG抗体(图2)。随后从一位重症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分离获得了2019-nCoV病毒,电镜观察可见其在细胞内清晰的冠状病毒颗粒形态(图4)。 图2. 七位患者体内病毒核酸检测(a);一位2019年12月23日出现发病症状的患者体内血清学变化情况(b);七位患者抗体水平检测(c)。 图3. 病人信息与诊断史 图4. 2019-nCoV在细胞内的电镜观察。 研究团队发现,2019-nCoV能感染过表达人ACE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RS-CoV的细胞受体非敏感细胞,表明2019-nCoV可以利用SARS-CoV的相同受体入侵细胞(图5)。 图5. 2019-nCoV在表达有来自于人、蝙蝠、果子狸和小鼠ACE2的HeLa细胞中感染情况。 在与时间和疫情争分夺秒的赛跑中,该研究在较短时间内,提供了较详细的2019-nCoV病毒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揭示出该病毒可能的自然宿主是蝙蝠。研究还表明2019-nCoV可以利用SARS-CoV的受体感染细胞,为后续疫情防控和药物研究等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础。 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周鹏研究员、杨兴娄副研究员和金银谭医院的王先广医生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武汉病毒所石正丽研究员为通讯作者。武汉病毒所陈全姣、邓菲、严兵、王延轶、肖庚富研究员、金银谭医院黄朝林、陈慧冬医生和湖北省CDC占发先主任医师、刘琳琳副主任医师为共同作者。参加该项目研究的还有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胡犇、张磊、张玮、司昊睿、朱燕、李贝、罗云、郭华、蒋人地、刘美琴、陈静、沈旭蕊、王希、郑小双、赵锴等。 论文信息 Zhou, P., Yang, X., Wang, X. et al.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 Nature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012-7 相关阅读 · 就在武汉,中科院团队揭示蝙蝠可能为新型冠状病毒宿主 赛先生 启蒙·探索·创造

传统中医药,能治新冠病毒肺炎么?

不管是现代化的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还是传统的中医药实践,都能够帮助人类生产医学知识,升级医疗技术。只要我们用证据说话,用理性和智慧说话,让药物开发一步步从粗糙升级到精准,最终受益的,就是所有的疾病患者,就是我们所有人。 (Image by kian2018 from Pixabay) 撰文 | 王立铭 2020年2月1日,来自中国科学院。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和武汉病毒所的科学家们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根据报道,双黄连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1]。 当然了,双黄连本身,其实真的没啥好说的,消息一出就被全网群嘲,官媒也纷纷站出来辟谣,连全国人民最相信的钟南山院士都发话让大家不要乱喝了。 说句不好听的,我老爸,作为一个经常给我转“喝玉米须煮水能够降尿酸”“这几种食物吃了会致癌”之类的营销号文章的50后老男人,他都不相信双黄连能治新冠病毒肺炎。 但是我注意到,围绕双黄连这场闹剧,很多人都开始热烈地争吵一个问题:中医药能不能用来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甚至中医药到底能不能用来治疗疾病?围绕这个问题,中医粉和中医黑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撕逼大战,前者说后者数典忘祖,后者说前者抱残守缺。 而与此同时,在各种官方给出的诊疗指南当中,也开始逐渐出现不少中医药的成分,比如卫健委的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四版)中出现了不少中成药和中医方剂[2]。 那这件事,好像就值得好好聊聊了。 传统中医药能治疗新冠病毒肺炎这种全新的疾病么? 传统中医药,没那么简单 你可能猜我作为一个科学家,会斩钉截铁地站在中医黑的一方。 你错了。 我当然不是中医粉,但是我也不是中医黑。其实我认为,粉也好,黑也好,压根就是一个伪命题。 你要知道,传统中医药可不是一种单一的治疗方法。它是在上千年的时间里缓慢积累演化而来的、包含人体运行规律、人和自然的关系、疾病预防、疾病治疗、健康管理在内的一整套人体医学观和医学方法论。而且在医学的基础上,我们的祖先还给中医加上了更有玄学和神秘色彩的哲学理论,比如阴阳和五行。 所以,当我们讨论中医药的作用时,总得明确一下我们说的是中医药的哪一个具体部分吧?笼统的说好或者说坏,那我们的讨论和粉圈撕逼有什么区别? 那到底怎么讨论呢? 我们还是得选一个具体的对象——干脆还是说双黄连好了。但是其实这个对象并不重要,你把双黄连换成任何一种传统中医药产品,比如莲花清瘟胶囊、六味地黄丸、或者任何一个专家拟定的方子,又或者是针灸艾灸和推拿,都不影响咱们的讨论。 那现在,如果我们想判断双黄连或者什么别的,对新冠病毒肺炎有没有用,我们该怎么做判断? 安全、有效的证据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 第一个方面,针对的是这种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 到底我们有多少证据,判断双黄连对新冠病毒肺炎有作用? 就像我在前面的科普里反复讨论的那样,一款药物在正式推广应用之前,至少得大致确保它无毒无害还有用,才能给人用、特别是病人用。这是基本的医学伦理要求。 想要真的确认这一点,有几种说服力不同的证据可以使用。 说服力最强的是严格设计的人体临床试验。理论上说,经过严肃设计和执行的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具有最高级别的可信度。简单来说就是招募合适的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服药,另一组使用安慰剂或标准治疗,然后在一段时间后比较服药组人群的疾病情况显著好于安慰剂组,并且副作用可以接受,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种药物真的管用。 当然我得强调一句,对于某些已经在市面上流行好多年的药物,比如很多传统中药,它们上市的时候很可能并没有接受特别严格的临床测试(这个也正常,中医出现的时候人类还不知道啥叫临床试验呢),但是我们也可以从过去的大量临床实践当中总结证据,看看它是不是可能真的管用。这种真实世界里的观察性的数据,其实很多时候也是可以接受的,当然可靠性要比上面说的随机对照试验低不少。 说服力更弱的是临床孤证,比如上一篇(点此可见)我们提到的瑞德西韦被美国医生用来治疗一位新冠病毒肺炎的患者,虽然看到了好转,但是因为孤证难立,实际上医生们很难确认患者好转是不是真的是这个药物的功劳,也不确定这个药物在更多患者身上是不是还安全有效。所以真的想要大规模应用,还仍然需要设计严格的人体临床试验来测试。 说服力最差的是在实验室里、在培养皿里的细胞里、在小鼠这样的实验动物身上做的测试。这里头的道理很简单,就算不用双黄连,用一把手枪、一杯洁厕灵也能彻底摧毁一只老鼠或者一个培养皿里头的所有生物,但是我们显然不会用手枪和洁厕灵来治疗新冠病毒肺炎。在现代药物研发系统里,新药在进入人体临床试验之前肯定都接受了严格的实验室研究测试,但是即便如此也只有不到10%的新药能够成功地通过人体临床试验的要求,正式获批上市。 (图源:蘭德爾·門羅 @ xkcd.tw/1217) 那么根据这些从强到弱的要求,双黄连符合么? 显然不符合。 没有看到有人用双黄连在新冠病毒肺炎的患者群体里做过严格的人体临床试验(算算时间大概也来不及)。双黄连能在培养皿里和动物模型里抑制病毒复制,这类研究倒是有一些,但是就像我们讨论过的,这类研究有科学上的价值,但是对于双黄连的临床应用前景说服力近乎于零。而作为一种长期使用的中成药,双黄连对各种病毒疾病的作用倒是确实有一些研究,包括轮状病毒引起的肠炎、流感、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性肺炎等等疾病,国内这方面的论文很多,大家可以去中国知网查查看。 与此同时,也能看到双黄连的副作用相当引人注目。在2014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中,双黄连合剂位列中成药口服制剂不良反应排行榜第一名。实际上你可能更熟悉的是,大多数中成药说明书上,不良反应一栏列举的大多是“尚不明确”,也就是根本没有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和追踪。 说到这里可以简单总结一下:双黄连这种药物,尚无任何动物模型和人体临床试验证据证明对新冠病毒肺炎有效,有一部分在细胞中进行的测试缺乏说服力。同时,药物的副作用较为明显。所以,我们看不到任何有说服力的证据,支持我们在新冠病毒肺炎的救治中使用双黄连。 同样的道理,大概也能推广到很多种最近很“热门”的中药。 提升的空间 如果双黄连真的被证明了有效,那么我们还需要回答另一个问题: 服用双黄连,是不是最有效、最合理、最安全的方式?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传统中医药的配方和制作方法,是不是就已经是完美无缺无可改善的了。 我们知道双黄连这种中成药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中药泡制而成,而每味中药都可能含有成百上千种不同类型的化学物质(比如研究比较多的绿原酸、黄芩苷和连翘苷等)。即便双黄连这药物真的有效,我们也很难想象它当中那么多化学物质居然都是对新冠病毒肺炎有好处的。那么为了更好的提高药效、降低可能的副作用,一个符合逻辑的思路显然是尽快找到双黄连药物当中真正起作用的成分然后制备高纯度的药物,而不是抱着一个现成的双黄连不放手。 至少在医学实践这个领域,我们显然比发明药方的老祖宗掌握了更多的经验和知识,我们应该做的比他们好,而不是亦步亦趋固步自封。 你听到这里可能会说,其实你洋洋洒洒这么一大堆,先说双黄连治疗新冠病毒肺炎没有证据,又说即便有证据也不应该直接用,而应该进一步开发成成分更明确的药物,这不还是在否定中医药么? 还真不是。 我说这么多话,其实反而是为了说明,传统中医药完全可以有极其广阔的应用空间,只需要能够踏踏实实用数据,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就可以了: 到底我们有多少证据,判断某种中医药是不是对某种疾病有作用?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直接使用这种中药,是不是最有效、最合理、最安全的方式?有没有再通过现代科学方法提升质量、降低副作用的空间? 接下来,我会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证明给你看这两个问题到底如何回答才是最完美的。 从中药偏方到治癌良药 这个案例发生在将近半个世纪之前的中国东北。故事的主角叫张亭栋,当时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中医科主任。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张亭栋和同科的医生们偶然发现有一位民间中医自己开发了一个偏方,它的偏方里可以说全是如假包换的毒药:一是三氧化二砷,就是《水浒传》里毒死了武大郎的砒霜;二是轻粉,也就是含有水银成分的氯化亚汞;三是蟾酥,蟾蜍的分泌物。 但是这位中医用这个偏方以毒攻毒地治疗癌症,还真治好了不少食道癌、子宫癌和白血病的患者。张亭栋他们很快就把这个偏方拿回了医院,开发出了癌灵一号注射液,用来给癌症患者治疗。治疗效果有的好一点,有的差一点,而且副作用还挺大。 如果这个故事停在这里就结束了,可能支持中医和反对中医的朋友们又会开始一场无休止的争吵和站队了。因为你既可以用这个故事来说明中医确确实实有用,也可以用来论证中药的效果千变万化、难以预测。 但是,张亭栋他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做了两件非常重要的工作,让问题的答案一下子变得无比清晰。 第一个工作是,张亭栋他们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用药的时候反复尝试了砒霜、轻粉、蟾酥这三种毒药的用药比例,结果发现这三种东西里只有砒霜是真正有效的,其他两种毒药即便是含量微乎其微也不影响药效,反而会大大缓解药物的副作用。 所以他们首先得出结论,虽然这个中药偏方是根据以毒攻毒的原则搭配出来的,但是看起来只有砒霜这一种物质才是真正能够治疗癌症的药物。 第二个工作是,张亭栋他们对接受治疗的癌症病人进行了分类和持续的追踪,发现砒霜也不是对所有癌症患者都有效的。它对一种特殊的癌症患者效果最好——这种癌症叫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 这种癌症是因为骨髓当中的“早幼粒细胞”疯狂增生导致的,发病率不到10万分之一,但是发病很急,死亡率非常高。张亭栋他们发现,使用了砒霜治疗之后,往往是这一类患者能收到最好的疗效。 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张亭栋他们最终拿出了令人信服的数据。他们在55个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患者身上尝试了砒霜治疗,70%的患者出现了缓解,甚至还有一小部分患者体内彻底找不到癌细胞的踪迹了。 到了1998年,国际权威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美国医生们的研究,证明了砒霜的治疗效果。12位癌症复发的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患者在使用砒霜之后,有11位出现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从此,这种药物被真正广泛地应用于癌症治疗。 张亭栋(图源:en.

为什么不提取新冠肺炎治愈者血液中的抗体用于治疗?

看似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工作量和困难程度都是巨大的。 (图源:scopeblog.stanford.edu) 撰文 | mr now 随着对诊断和治疗技术的不断深入研究,随着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和经验愈加丰富,越来越多的感染者被宣布痊愈出院。 这可能是这些日子关于疫情,我们最想听到的消息了。 正是因为被治愈的感染者越来越多,也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治疗思路”——治愈者的血液中应该已经存在抗体,可不可以把这些治愈者的血抽一些出来直接注射给被感染者用于治疗,或者注射给未被感染者做预防来使用呢? 比尔·盖茨的困惑 巧了,你的想法和疑问,和比尔·盖茨不谋而合。 (图源:比尔盖茨TED演讲) 在一次TED的演讲中,针对埃博拉疫情,比尔·盖茨就曾经提到过,有一种思路就是拿到治愈病人的血,进行处理,再将血浆注入人体用以保护。他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困惑,怎么这个方法从来没有被试过呢? 的确,在病毒或细菌等病原感染人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会产生相应的物质来抵抗这些病原,这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抗体。 这些抗体存在于人体的血液中,通过与病毒的某些蛋白质结合,并与身体免疫系统的其他功能相配合,共同完成病毒的清理。 目前,很多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并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来治疗和预防,这些疾病大多是自限性,也就是机体通过抗体反应等免疫反应将病毒清除。 但因此,很多人便会产生和比尔·盖茨一样的疑问:“为什么不能将处理过的血浆直接注射到人体呢?” 血浆、血清和血液 血清,血浆,别傻傻分不清楚。 既然提到血浆(plasma),我们就来简单的解释一下它和血清(serum),血液(blood)有什么区别。 血液中含有很多成分(图源:Pixabay.com) 血液,或者说是全血,就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之间的红色粘稠液体。当血液从我们的身体里流出后,会发生自然凝固,凝固过程中会析出一种淡黄色的透明液体,这便是血清。 当我们将血液抽出,对其进行抗凝处理后,离心将血细胞去除掉,得到的红色不透明粘稠液体,就是比尔·盖茨提到的血浆。 血浆中的确是含有抗体成分,但是同时它还含有激素,血浆蛋白,脂蛋白和酶等多种产物,组分复杂。目前,我们对于血液组分的认知和功能其实还并没有完全研究透彻,因此将处理后的血浆直接注射到其他人的体内或许存在风险。 血清中同样含有抗体成分。在临床前实验中,将含有抗体的小鼠血清转移到健康的,未被感染的小鼠体内,便可防止健康小鼠被相应的病毒所感染。 血清疗法 血清疗法其实早就存在,可行性要看实际情况。 但是,并不像是比尔·盖茨先生说的那样,血清疗法其实早在100多年前就被科学家们用来对抗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了。 1890年,德国的埃米尔·冯·贝林(Emil Von Behring,1854-1917)和日本的北里柴三郎(Kitasato Shibasaburo,1853-1931)就一起宣布了一项重要发现:他们不断给动物注射少量不致死的破伤风杆菌,在动物的血液中会产生一种抗毒素,可以中和注入体内的破伤风的杆菌毒性。他们还指出,可以从已经获得破伤风免疫力的动物体内分离血清,注射给其他动物以增强其对破伤风的免疫力。 这也就是我们提到的“被动保护”,也可以称之为“血清疗法”。 而对于本次的传染病来说,理论上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多,人口密度加大也使传染病的传播更为有利。截止笔者写稿时,全国官方通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者已将近8000人,但是治愈的病人不到150人。 这也许就能够解释大家心中的那个疑问,“为什么不能将处理过的血浆直接注射到人体呢?” 虽然血清疗法可以较为有效的用来对抗或预防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疾病,但是血清成分复杂,对于是否会引起其他的问题还存在不确定性。况且其存在的时间比较短,而且需要的血清数量也比较大。假如我们真的以150人之力,来帮助8000人治疗疾病,甚至是帮助全国人民抗病毒,恐怕抽干了他们的血,也是难以实现的。 被治愈的病患,你们十分重要 虽然我们不能直接将病人的血抽出来供给被感染者,但是通过现代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治愈者的血液,分析并且拿到可以有效的中和病毒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序列,用以治疗和预防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发生。 病人痊愈后,在他们的体内会产生抗原特异性的B细胞。这些细胞会少量存在于外周血液中。通过不断的筛选,将这些B细胞捕获,通过序列的扩增和分析,便可以得到有效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序列,随后便可以在体外制备。 (图源:《工作细胞》) 相比于鼠源单克隆抗体、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这种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是一种良好的治疗和预防手段。 这种抗体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毒副作用小的特点,可以克服动物源抗体及嵌合抗体的各种缺点。 不过,这种方法虽然解释起来很容易,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存在种种技术难题。 首先,抗原特异性B细胞在外周血液中含量十分稀少。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在外周血中分离到的抗原特异性B细胞比例仅为19/500000。 分离到B细胞后,对其序列扩增和测定的灵敏性,特异性要求也十分高。即使扩增出序列,表达出抗体,抗体的中和效果也需要进一步的鉴定。 因此,看似简单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的工作量和困难程度都是巨大的。 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方法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快地应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目前,针对此次冠状病毒,相应的疫苗和药物的研发也在不断地加快加紧中。 最后,希望大家做好防护,保持冷静,相信科学,让我们共度难关。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mr now(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公众号(kepubolan),赛先生获授权转载。 赛先生 启蒙·探索·创造 如果你拥有一颗好奇心 如果你渴求知识 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欢迎关注我们 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肺炎疫情大潮:为什么武汉没能从非典中吸取教训?

01 1918年11月6号,时任定海县知事的冯秉干在上海《申报》撰写了《救治时疫之布告》一文。 在这篇布告中,冯秉干针对当时的流感,提出用银翘散这种中药进行治疗:“赶紧照方买药,连服自可安宁”。但很显然,他对这场大“瘟疫”的估计过于乐观了。 在这一年的5月份,上海出现了第一例传染病例,而此时的温州已经有上千人感染。6月份,广东的学校和邮政局也开始出现类似病人。不久,江西、湖南、云南、浙江、江苏、北京等地都开始出现大规模疫情,并且发病快,死亡率高,呈现出早上发病,晚上即毙命的特征。 在《申报》对于绍兴疫情的描述中:“一村之中十室九家,一家之人,十人九死,贫苦之户最居多数,哭声相应,惨不忍闻”。在很多村庄中,甚至半个村的人口都被传染,死亡率高达10%,这足可见形势的严峻。 用当时《大公报》的话来说,这是“疫鬼正在高兴的时代”。 但此时的中国,也只不过是世界传染病浪潮中的一片雪花而已。 1918年的3月4日,美国堪萨斯州军营,士兵们纷纷出现头痛、高烧、肌肉酸痛这些症候,当时的诊断只是小流感。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等地也出现这种疫情。而这,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传染病随着枪炮纷纷散散到世界各地。 与流行性感冒不同,染上该病的患者主要集中在20-35岁的青壮年族群中,肺炎成为最严重的并发症。 在10月份,有20万美国人死去,1918年美国人的平均寿命比正常减少了12年。 1918年大流感给美国人均寿命带来的影响 到了1920年,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部落开始整村死亡,而位于太平洋中央的萨摩亚岛死亡率高达25%。整个世界,无一幸免。 但最严重的,当属西班牙,全球大约4000万人丧命,这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很难想到,这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提早结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各国已经没有兵力再继续作战。 回到中国,由于尚未建立起一套专业的防疫体系,地方上各用各法,引用中药,喷洒石灰水,焚烧大黄成为主要的手段。此时的中国,面对大规模传染病基本无力应对。 两年之后,流感慢慢消失了,但直到今天,病株都没有被真正辨认。 无论是当时的中国还是欧美列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没有强有力的组织能力,都难以应对汹涌的疫情。 02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仿照前苏联的“防疫站”模式迅速建立起传染病防控部门和流感实验室。 这些部门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流感防疫的空白。 个人卫生宣传也是防疫体系的重要部分 在1957年和1968年,当又一次爆发大规模流感时,政府已经有能力作出应对,并迅速建立起国家流感中心。 在这一阶段,伴随着工业化的初步完成,共和国组织和资源调动能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建立起了初步的防疫体系,基本的流感防控能力已经具备。 可是,比起五六十年前,如今时代已经不一样了。 在现在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不断被压缩的高流动性社会,有力的政府和工业化基础已经不能完全应对快速变化的疫情。 2002年12月15日,在深圳一家酒楼打工的黄杏初觉得不舒服,身体发热畏寒,去医院打吊针之后也不见好转,只得转入老家河源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但不仅他没被治愈,身边的9位医护人员却先后有了这些病症。这在当地立刻引起了恐慌。 但在此时,广州市政府和省政府都选择了隐瞒,对外宣称的病例总数一直是不增不减。2月12日,中国足球队和巴西足球队的友谊赛照常举行,现场观众超过5万人。 而随着春运的到来,潜隐的危险逐渐浮出水面。 2003年2月21日,已经染病的医生刘剑伦赴港参加亲属婚礼,在入住酒店之时将病传染给七名旅客。刘剑伦在两周之后不治去世。 3月6日,北京也接到了第一起输入性非典病例。也就在这个时候,北大附属人民医院由于不清楚SARS的病情,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致使大量医护人员感染,其中一位急诊科医生和护士不幸身亡。 此时,人们才真正认识到非典的可怕之处。 可是,4月3日,中国卫生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部长张文康表示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北京的SARS病例只有12例,死亡只有3例,笑着说在北京戴不戴口罩都是安全的,最后还给北京打了个广告:欢迎大家来北京玩。 紧接着,国家旅游局也表示,中国各地的旅游安全和健康是完全有保证的,中国的旅游活动一切正常。更吊诡的是,广州市政府为了显示自己已经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由时任市委书记林树森带领市内2万群众举行了春季健身万人长跑活动。 但纸怎么可能包得住火。 随着不断有整个楼层感染SARS等信息爆出,中央开始对非典高度重视,北京的疫情也有原先被瞒报的37例增加到339例,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和卫生部部长张文康被免职。 “非典”影响范围极广 随后,全国防治非典的大幕拉起。财政部拿出20亿用于非典防治,总理亲自坐镇,指挥防治工作。 而接替北京市长职务的,便是从海南省委书记任上紧急调入北京的王岐山。 在第一次政府常务会议上,王岐山便立场坚决地说道:“我就要求你们汇报的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军中无戏言。” 上任的第二天,北京市政府下达隔离令,对受到非典感染的人群进行隔离。 第三天,小汤山医院开工。 而仅仅用了一周时间,可容纳一千余人的小汤山医院便迅速落成,感染人员集中进驻隔离。 非典期间,小汤山医院共接收680名非典病人,其中672人康复出院,8人不幸去世,治愈率接近99%,而且1383名医护人员零感染。 与此同时,在这个草木皆兵的时节,王岐山市长亲自走访批发市场、菜市场和医药大楼等地,深入第一线,安抚受到感染的病人,极大地稳定住了局势。 2003年6月,防治“非典”期间,王岐山在北海公园与北京市民共度周末 整个非典期间,王岐山成为出镜率最高的官员。 在一系列闪电举措下,到6月8日,北京首次迎来新增非典病例零记录。两周之后,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 这标志着,非典疫情被初步扑灭。 根据《新华社》的报道,临危受命的王岐山,在短短半年间,就瘦了20斤。 整个非典期间,中国患病总人数达8069人,死亡774人。但国家集中力量的迅速举措,不仅快速荡清非典遗毒,更使得国际社会眼前一亮。 参与抗击“非典”的医务人员 非典过后,全国都松了一口气。 经此一役,人们也意识到,在这样一个流动和复杂的“风险社会”(出自著名社会学家贝克的论断),我们不仅需要一个有力的政府,也需要一套极为专业化的风险应对体系。 而这套体系的第一步,不在于遮掩风险,而在于将可能存在的风险向公众和盘托出。 但由于官僚体系在地方绩效主义这一趋向上的先天缺陷,其最难迈出的一步也便是向上级和公众坦白辖区内的风险和问题,这也正是非典肆行的根源之一。 03 谁也没想到,下一场疫情会来得如此迅速,如此猛烈,甚至于,又为“坦白”的缺失作下了惨痛的注脚。 2019年的12月8日,武汉出现了第一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人。 12月30日,一份盖章为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红头文件《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华南海鲜市场此时已经被确定为传染源地之一。 在中间的22天里,面对不断增长的不明肺炎人数,武汉市政府并没有什么作为,甚至在明确华南海鲜市场这一传染源之后,也没有第一时间关闭清理。 次日,卫健委通报声称这种肺炎“未发现人传人现象”,听到这个消息,自古性情豪放的武汉人民心中更是有了底气。 武汉一派自在祥和,但此时的香港已经高度紧张。 就在同一天,香港食品与卫生局表示,各出入境口岸将加强健康监察措施,将怀疑案例转移到公立医院接受隔离治疗。1月4日,在尚无确诊病例的情况下,香港立即将应变等级从“戒备”升为“严重”,进入高度警戒状态。 而此时并不知情的武汉人民还在马路牙子上唠着嗑,滋溜着热干面。 直到1月11日,武汉市卫健委才发布通报,初步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1例。 而从11日到16日,这个数字一直没变。也就是说,在一周的时间里,整个武汉市没有一位病人被传染。 而这一周,也是湖北省两会胜利召开的日子。 17日,新增确诊肺炎患者4例,才算是重新“开张”。 而在第二天,武汉市百步亭社区举行了万家宴,共4万多个家庭公共聚餐,浩浩荡荡,红红火火。

新冠肺炎之下, 外国人对病毒的恐惧渐渐演变成了对中国人的排斥…

话说,这个春节,所有中国人几乎都无心过年,大家最关心的,除了新冠肺炎,还是新冠肺炎。 截止今天晚上21:00,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7830例,疑似12167例,死亡170例,治愈135例。 这段时间,不光中国人很慌,外国人也紧张到不行… 正经媒体上,新肺炎的新闻天天上头条。 社交媒体就更乱了,真真假假的视频、消息传的到处都是, 什么“中国人吃蝙蝠”,“中国人因为新冠肺炎当街倒地”等等各种视频搞得人心惶惶。 而且现在不光中国,在美国,澳洲,法国,德国,日本,泰国等国都已经出现了感染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例。 在这种氛围下,各国现在都很小心。 中国女足前往澳洲参加奥运会预选赛,因为之前到过武汉,一入境就被隔离了。 澳洲的一些私立学校要求近期去过中国的学生,提供医学证明,证明自己没有感染。 还有一些学校则要求去过中国疫区,或者接触过疫区来的人的学生在家自我隔离至少14天。 这些都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能够理解。 但有些地方,对于病毒的恐慌,已经发展成对中国人的恐慌了。 在韩国,一些商户开始拒绝接待中国游客,并且店门口用中文写上:中国人出入禁止。 日本箱根一家点心店的门口也写了类似告示:“中国人禁止入内”,“我不想传播病毒”… 这周,一封伪造的澳洲昆士兰卫生部警告信在社交媒体流传。 假的警告信告诫人们,不要去中国人聚集的地方… 全文是这样的: “昆士兰卫生部针对新冠病毒发布3级健康警告,不是必须建议不要去武汉,中国,布里斯班的Sunnybank, Sunnybank Hill, Runcorn,Eight Mile Plains。以及其他所有中国人占当地人口1/3以上的地区。” 而且,外网居然有人说,蝙蝠汤是武汉一道很受欢迎的菜肴,并且配上了一个中国妹子吃蝙蝠的视频… 一名博主2016年录旅游节目时拍的“吃蝙蝠”视频也被扒了出来… 事后,这名博主在微博中道歉并做了解释,称这个蝙蝠是她在帕劳拍节目时吃的,视频中吃的,是当地人养的果蝠,并不是野生蝙蝠,在当地是一道日常菜系… 但很多看了蝙蝠汤视频的外国网友,未必能看到这个解释… 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混杂在一起,恐慌的气氛越来越重… 在一些地方,对病毒的恐惧慢慢演变成了对中国人的排斥… 曼彻斯特大学的学生Sam Phan表示,“周末在火车上,有一群人坐在我对面商量周末的计划。其中一个非常严肃的对其他几个朋友说:如果我是你,我是绝对不会去唐人街的,他们有病毒。” 她还听到一个女人很大声的说,她朋友跟一个中国学生接触过一段时间,现在她很怕自己被传染。 来自法国的 Cathy Tran表示,有一天她去上班的路上,突然听到两个男人说:“小心点,一个中国女生在朝我们走来。” 下班回家的时候,一个男人从她身边路过,又对她说“你应该戴上口罩”。 Shana Cheng是拥有越南和柬埔寨血统的17岁法国女生,因为长得像中国人,上周日在一辆公交车,她也遭到了歧视。 “那里有个中国女人,她会感染我们的,她应该回家。” 人们用厌恶的眼神看着她,仿佛她就是病毒本身。 一些地方的报纸也充满了浓浓的对中国人的恶意。 法国地方报纸《Le Courier Picard》在头条中,用了“黄色警报”,“黄祸”这样的标题… 《每日电讯报》标题:中国孩子待在家! 《太阳先驱报》甚至直接用“中国病毒”来指代冠状病毒。 在种种真真假假消息的影响下,现在国外一波人很怕靠近中国人… 中国孩子在国外也很容易成为霸凌的目标… 除了歧视,最近,这种恐慌还引发了一起悲剧… 周二晚上,一名60岁的华人男子,因为心脏骤停在悉尼唐人街的一家餐厅外突然倒地。 但因为害怕“新冠病毒”,围观者没有人敢上前给他做CPR急救。 等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已经晚了… 看到这样的新闻,网友们也感觉很惋惜: “我刚完成了年度cpr训练,你不需要口对口人工呼吸,胸部按压更重要。竟然没有人知道该怎么做,太难过了。” “只是胸部按压也是有效的,不用人工呼吸…” 病毒可怕,随之而来的对某个族群的排斥同样值得我们警惕。 正如一封美国学校写给家长的信中提到的,“我们要防的是病毒,不是中国人。” Ref https://www.news.com.au/lifestyle/health/health-problems/no-chinese-allowed-racism-surges-as-coronavirus-spreads/news-story/e9d1eb32e60dc2972984657d50ea59e0 https://posts.careerengine.us/p/5e3208f7ca935f2b75a94a40 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7944835/Bystanders-refused-CPR-man-heart-attack-died-fears-coronavirus.html#comments ………………………… 事儿君有品, 专为大家准备英国的各种值得推荐的好产品~ 精选有机水果 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死伤人数正在统计!美疾控中心发出红色警报,冠状病毒已扩散至23州,特朗普下令撤离

从媒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发布的一份新报告显示,1月21日证实了第一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被认为有三个疑似病例,一个星期过去,然而,到目前为止,病毒的传播,23个州已经宣布新管肺炎症状,63人,疑似在数字的高度接近69人,它表明,只要接触确诊并没有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几乎都感染了病毒,这是美国公共卫生专家最担心的事情。 因为第一次证实了患者“零”,一名中国男子在他五十多岁,从武汉到美国,1月15日,洛杉矶国际机场入口的通道,出现咳嗽的症状和轻微的发烧,16日被确认为新冠状病毒肺炎,2例是一个白人女性,60多岁,她去了武汉旅游12月下旬到达芝加哥机场,然后也被证实。他们两人无一例外地在机场与大批人群有过短暂但亲密的接触。 美国卫生官员说,毫无疑问,他们预计感染人数会增加。正如中国专家所说,未来15天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疫情能否得到控制取决于各方在此期间如何应对。 随着冠状病毒危机的不断升级,美国各城市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目前22个州的63人被怀疑感染了这种致命病毒。上面的地图显示了美国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分布。 专家们对形势的预测也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由于美国高度发达的交通网络,在患者0和2通过机场进入后,病毒通过空中和陆地渠道,通过人传人的方式传播到美国各地。 如果持续纠正,造成8200人死亡的致命的流感是开胃菜,所以几天是23个州新管肺炎才是真正的“硬菜”,美国政府和公共卫生部门必须认真对待,机场也开始学习中文,加强访问控制的方法,红外温度测量设备是安装在出入口、隔离或疑似医院员工在任何时间。 据《底特律自由报》(Detroit free press)报道,尚未出现症状的疑似患者愿意自我隔离,直到能够进行监测。63名疑似患者中有两名美国男大学生,一名来自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另一名来自田纳西理工大学,他们都有轻微的发烧和咳嗽,都曾去过武汉。 华盛顿州卫生官员表示,他们已在家中被隔离,对其他在校学生不构成威胁。 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洛杉矶报道,作为“零号病人”的入口,洛杉矶国际机场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当地官员表示,除非情况严重恶化,否则他们不会关闭机场。在美国各地,州卫生和公共服务部门正在采取行动,对辖区内的疑似病人进行筛查。 但由于此时b型流感仍处于爆发阶段,还会出现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所以筛查工作可能会变得非常危险和困难,医护人员要么面临b型流感的干扰,要么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美国媒体还表示,特朗普下令撤军的美国驻武汉总领事馆和其他美国公民,和《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特许波音767载有大约230人计划带回美国领事馆的外交官和周日美国公民和他们的家庭。与此同时,特朗普感谢中国强大的执行力和效率。但特朗普没有说的是,美国和全世界都在等待中国成功的消息。 亲,高兴看到可以点一个好看的+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小块!

为什么不该用双黄连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1 月 31 日晚,有新闻称:双黄连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这消息一出,网友疯狂抢购,双黄连口服液也很快卖断货。 究竟吃双黄连口服液能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一、「抑制」不是「预防」 什么叫「抑制」? 「抑制」是: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毒复制的各个环节,来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你要是身体里没有病毒,就没有东西可以被「抑制」; 如果身体里有病毒可以被「抑制」,那就证明:你已经被感染了。 都感染了,你还「预防」什么? 总不能去「抑制」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吧……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创意 二、所谓的「可抑制病毒」 缺乏临床研究数据 想要证明一种药物真实有效,至少要这几步: 第一步,动物实验 第二步,一期临床试验 第三步,二期临床试验 第四步,三期临床试验 一般来说,完成前两步,才能证明「安全」;完成后两步,才能证明「有效」。 在今天新闻的最后,有这样一句话: 「目前,双黄连口服液已在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开展临床研究。」 丁香医生敲黑板了,请问现在是「第几步」? 答案是:开始做临床试验。 目前,没有足够的公开数据能证明它在人体中「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三、双黄连过去有大量的 不良反应证据 有人说:不管那么多,吃了总比不吃好,万一有用呢? 但你有没有想过:万一有害呢? 2013~2014 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在中成药口服制剂中不良反应中名列前茅,发挥稳定! 图片来源: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 年) 图片来源: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 年) 双黄连口服液的药品说明书记载:「不良反应」主要是皮肤瘙痒、皮疹等过敏反应,或者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轻微胃肠道反应。 从目前的疫情趋势来看,想靠吃双黄连预防病毒?连吃一个月?做好准备一个月瘙痒难耐、上吐下泻了吗? 回头看看双黄连的广告词:「您勤洗手,您多通风,人多别去凑热闹。家中常备双黄连,流感季节别感冒」。 去掉这句话中的其中七个字,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参考文献 [1] Nmpa.gov.cn. (2015).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nmpa.gov.cn/WS04/CL2155/318885.html [Accessed 17 Jul. 2015]. [2] Samr.cfda.gov.cn. (2014).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3年).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samr.cfda.gov.cn/WS01/CL1989/99794.html [Accessed 31 Jan. 2020]. [3] Samr.

日本发明全新养老方式!若能这样养老,还怕啥老之将至?

很多老年人都不愿去养老院, 认为只有跟子女住在一起, 才是最幸福的老年生活。 甚至不少人有这样的观念: 把父母送进养老院, 是儿女不孝的表现。 但在日本,有这样一所养老院,被称赞为“老人迪士尼”,老人们都抢着去。 这家养老院名叫“蒲公英介护中心”,位于日本爱知县,是全日本规模最大的养老院,这里集合了250多位老人,由90位员工负责照顾他们。 这里不同于一般的养老院,更像一个游乐园,除了常见的餐饮、康复设施,还有卡拉OK、天然温泉、兴趣教室等设施。 在这里随处可见 七、八十岁的老人们跳舞 ▼ 闲暇时光还可以叫上好友, 一起插花、画画。 ▼ 中午再来个豪华自助餐, 想吃什么想吃多少全看自己喜好。 ▼ 老爷爷们则热衷于聚众“开黑”, 玩两把“柏青哥” (柏青哥:日本非常流行的游戏) ▼ 偶尔大家还搞一搞老年歌友会 ▼ 吃个下午茶、召开运动会,也是常有的事。 ▼ 夏天还可以练水上芭蕾。 ▼ 冬天就泡泡温泉、养养生。 ▼ 你肯定在想,这么好的服务,花费一定特别贵吧? 其实,在这座“超级游乐园”里,每位老人可以享受舞蹈、桌游、插花、绘画等250多种项目,日均花费却仅为43元! 当然,这家养老院的幸福指数之所以这么高,不仅仅是因为娱乐项目多,还有另一个秘诀。 其实,最开始蒲公英介护中心和其他的养老院没有太大差别,老人们也都是陷在消极的生活状态里,无论护理人员怎么调动和劝说,他们都不愿意参加康复锻炼和社交活动。直到“SEED”币的出现,才神奇地逆转这一局面。 SEED币是养老院自己发行的内部币,设置了100、500、1000、5000、10000五种面额,从纸张到设计都类似日元纸币。 根据设定,每人的初始资金为5000SEED,之后如果参加康复训练或者配合护工工作,便可以获得几百到几千不等的SEED币 例如:散步100米能获得100SEED,自己洗脸、刮胡子也能增加“收入”。赚钱的方式多种多样。 自从有了SEED币,很多之前需要照顾的老人,也开始主动要求自己做事,曾经躺在床上不愿动的老人,也愿意每天下床走个500米。至于那些高收入的康复项目,甚至出现了大排长龙的局面。 攒下SEED币还可以用于养老院消费。 去小卖铺买东西: 零食 = 200SEED 一杯咖啡 + 甜点 = 500SEED ▼ 等你攒了十几万,就可以购买外出行程: 扫墓 = 50000SEED 逛街购物 = 120000SEED ▼ 这样一来,“赚钱、存钱、花钱”的人生模式,仿佛一夜之间又回来了!很多感觉人生失去意义的老人,重新找到了自身的价值感。如今他们想的更多的如何努力攒钱,实现一个个小目标。 一场史无前例的创新,让蒲公英介护中心登上了报纸的头条,很多老人看后纷纷来到这里参加体验。 体验的老人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快乐和价值,“比起每天定时定量吃饭洗澡睡觉程序化的看护,更喜欢这样自由的氛围。” 院长在采访里也说到:“充分尊重每个人的意愿和选择,平等地帮助每一个人,让他们从心底感到开心幸福,感到对生活的期待以及作为人的价值,这才是真正的养老院啊!” 从老人最根本的内心需求出发, 才是真正良心的养老院。 有了这样的养老院, 还怕什么老之将至呢?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公众号 猛戳左边二维码 了解更多哦

为什么在国内体检查不出的癌症, 在日本却可以?

日本拥有多个世界第一 医学分预防医学和治疗医学两大类,伴随着现代人对自身健康关注度的提高,预防医学备受瞩目。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所谓的生活习惯病以及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癌症,都具有一定潜伏性,没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本人都不会有明显的不适感。然而当自觉症状出现后,往往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为时晚矣。 预防医学,就是尽早发现已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病变,在萌芽期就将其消灭,比如大肠癌,如果能早期发现的话,几乎百分百可以根治。 日本是公认的预防医学走在全球前列的国家,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WHO(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一份全球医疗评估报告,在报告中,日本再一次蝉联世界第一,而中国排在第64位。 精密体检走在全球前列 具有地缘优势体检观光两不误 中国与日本的时差只有1小时,平均飞行时间只有3.5小时,入境手续相对简单,机票价格也非常低。而且,日本文化和饮食习惯与中国相近,初来乍到的中国人也不会有太强的陌生感,并且空气质量非常好,食品也安全可靠。 近年来,日本政府也在大力推介医疗观光,继向中国开放“个人旅游签证”后,又对中国游客发放“医疗签证”,鼓励赴日治疗和体检。签证的有效期最多可达三年,每次停留时间最长可达半年。如果确定每次停留时间不超过90天,还可以在有效期限之内任意往返日本。 仪器尖端技术超前体系完善专家判断 中国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从2010年开始已经成为主要的致死原因,成为了中国的一个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最新癌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预计有429万2千个新癌症病例和 2814000个癌症死亡,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是最高的。全国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到85岁,一个中国人患癌风险高达36%,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超过三成的几率被癌症缠上。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24日报道,由日本生命保险(出资30%)与中国政府下属金融机构合资成立的人寿保险公司将作为销售窗口售卖日本医疗保险。 其机制是参保者患癌症之际,在原则上将通过保险金来支付患者在日本接受治疗所需的旅费、住宿费和治疗费等。 中国医疗游客九成以上出境看病,目前去日本精密体检、美国治疗癌症以及英国做肝脏移植最为常见。日本与中国临近,又是汉文字国家,饮食习惯也与中国类似,是世界上医疗体系最完善的国家,种种因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前往日本医疗旅游,日本也成为最近几年中国人出国旅游首选国家。 最先进的癌症筛查 医护能力优秀 此外,还可以通过mRNA检测患癌风险: ➀ 了解自己容易患上哪些癌症; ➁ 了解目前自己患上癌症的风险有多大; ➂ 了解通过改善哪些生活习惯可以降低自己患癌的可能性. 比如:改善睡眠,戒烟戒酒,合理膳食,补充高品质的营养素和保健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锻炼身体等习惯。 mRNA 检测给受检者提供一个改善自己生活习惯、积极采取防癌措施的好机会! 日本医疗资源平均 在国内,好医生往往都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而日本是一个医疗资源相当平均的国家,不管是东京还是偏远城市,不管是手术室还是体检中心,医生都必须服从医院调配。 发达国家近年来普遍倡导“医检分离”,即将收纳病人的医院与接待健康客人为主的体检中心分离。在日本,70%以上的人都是在独立体检机构完成体检,因而体检医生在资质上更有保证。 而我国由于医疗资源不足,最好的医生都在手术台上,体检环节只能退而求其次。 精密仪器世界第一 日本体检中心的常用设备包括CT、MRI(核磁共振)、PET-CT等等。 PET-CT可发现直径为5mm-10mm的早期恶性肿瘤,能够提前半年检出细胞病变。它的肿瘤检出率高达85%,被誉为“预防癌症的哨兵”。 日本MRI、PET-CT的人均普及率居世界首位。 高标准人性化服务 整体看来,无论是在高端仪器、医疗技术等“硬件”上,还是在医护能力、医疗服务等“软件”上,日本的医疗系统整体都非常出色,符合中国富裕阶层对于医疗旅游目的地的要求。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公众号 猛戳左边二维码 了解更多哦 日专属管家 驻日专属管家服务 订制旅游 . 民宿酒店 先端医疗 . 美容疗养 游学研修 . 团队建设 商务考察 . 投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