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气溶胶传播”

昨天关于气溶胶的这篇文章,被方舟子批评。 其实,在隔离防护上对病原体传播方式的分类,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空气传播”都是正式的名称,也是有明确定义的。 比如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起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中术语和定义,有“空气传播”这个分类和定义,倒是没有“气溶胶传播”的分类和定义。 美国CDC的医疗机构内传播防护指南,同样也是这3个分类。 这份指南里,对于空气传播也是有明确定义的。 对于气溶胶传播,国内没有正式文件对它有定义,美国CDC的这份指南里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正式的分类,只不过有两个人针对SARS传播方式的评估提出了这样一个新分类。 这是一个框架性的概念,用来解释一些病原体的主要传播方式以外的罕见的空气传播情况。因为那些还没有好的治疗办法的严重疾病,在有不了解或有其它传播方式可能性的担忧时,需要采取比常规防护更严格的防护方法。当新感染的流行病学情况都很明确了,这些推荐的防护措施就可以改变了。 所以按照美国CDC的指南,“气溶胶传播”这个定义,更多是针对类似于SARS期香港淘大花园的那个事件提出的一个概念。 那卫健委这次新冠肺炎的诊疗指南里说的这个“气溶胶传播”指的是什么呢?因为文件里没有做专门的术语定义,我们谁也不清楚。我那篇文章里说的,“更多应该是针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操作里产生的气溶胶有感染风险的警示,因为这本身是给医务人员看的诊疗指南。”北京协和医院李太生医生也是这样解读。 另外,卫健委发布的《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也有这样的表述。 所以我们理解诊疗指南里提到的气溶胶传播是针对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但至于诊疗指南里的气溶胶传播具体是用哪个概念,那只有写指南的那个人才清楚,但不管用的是哪个概念,这份指南昨天又更新了一个修正版,对“气溶胶传播”的表述,依然是尚待明确。 昨天世界卫生组织在这个传播问题上的回答,也依然是说飞沫传播,其它传播方式需要继续监测可能性。 昨天我推送那篇文章,其实是因为前两天就看到很多人问这个问题,上海的那个发布会的新闻还没出来的时候,我文章已经写好了。方舟子说我帮上海的官员“洗地”,我大概是我在地还没脏之前就洗完了。 然后在气溶胶传播的定义上,方舟子今天拿出一篇英国的综述让大家看,但这篇综述只是讨论一些定义混乱的情况,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在“气溶胶”的定义上,和我那篇文章里写的并什么区别。 按照这个定义,飞沫传播怎么不属于气溶胶传播了?有些人听到飞沫这个词,大概把它理解成了肉眼可见的唾沫,而不知道这里的飞沫,是几微米的微粒,一样是靠在空气中漂浮才会别人吸入的,只不过它们相对大一些,在空气悬浮的时间短,飘散的范围也小,都是大液滴的话离开口鼻马上就落地了,那哪有那么容易传染。 其实不管这些综述的作者怎么去定义,学术用语的正式定义,肯定还是以官方机构的定义为准。 所以,总的说来,昨天上海说的那个确认“气溶胶传播”是一个错误的说法。目前国家卫计委的指南,依然是说尚待确认。 至于是否有美国CDC指南里说的那种“气溶胶传播”,目前还没有明确结论,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CDC目前都没有明确说有。从推断上来看,这次的冠状病毒和SARS的比较像,所以不除外将来发现有,但即便和SARS一样,也是在一些罕见情况下才会出现,主要的传播方式,依然是飞沫传播。 相关阅读: 听说这个肺炎有气溶胶传播,需要担心吗?

我是如何应对这次疫情的?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段时间,我们也在见证一段特殊的历史,所以很有必要记录一下,今天分享一下这次疫情对我自己的影响。 年前原本计划回老家过年,但看到病例越来越多,隐约觉得这次疫情会比较严重,出于对返程安全以及意外状况的担心,所以临近回家的前2天把好不容易订到的票退掉了,最后还是留在深圳过年了。 和大部分人一样,这段时间我也基本宅在家里,关注着疫情的形势,也尽自己所能给大家做分析和解读。同时怡禾的同事们也组织医生给大家做疫情科普、直播答疑、疫情义诊等,想的是在这个特殊时期能为大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次疫情,已经有4万多例确诊病人了,我们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是下一个。一旦感染,有百分之十几的机会成为重症病人,有约2%的机会会死掉。而且它是聚集性传播的,一人感染家人也容易中招,一家人接二连三的倒下,发病晚的照顾发病早的,症状轻的照顾症状重的,如果一家人大人都倒下了,孩子都会没人照顾。 我自己也是人,也有家人有朋友,以及很多自己在意的人,说不害怕是不可能的。同时,我还是一个创业者,还需要担心怡禾的发展,因为疫情政府不让诊所开业,在没有任何收入情况下,每个月还需要承担近百万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公司的存亡也关系近百人的生计。 但焦虑有什么用呢,短期内,我们还看不到疫苗和特效药物的希望,诊所不让开业,也不是我能改变的。能做的,也只能是尽可能去做好自身的防控,让疫情播散的机会小一点,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恢复得快一点。 病毒是在人和人之间传播,在它面前,我们人类其实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整个社会协同应对的措施,如果做得越合理,我们早日战胜它的机会也就越大。 因为自己是医生,这个账号也有上百万人关注着,在医学问题上我也自认比绝大多数人有更准确的判断,所以整个疫情期间,我也一直针对疫情期的一些不合理做法,或者一些非理性的做法做分析和纠正,这段时间写了很多文章,也很辛苦,目的是希望大家的应对措施能做到更科学,更合理,也相信这些文章帮到了一些人。 就我自己的现实生活而言,除了去过几次办公室,其它时间都是在家写稿,或者处理工作上的事情。因为在家时间太长,缺乏运动,每天也刷太多的负面信息和评论,也经常心烦意乱,所以每天也会找时间出门透透气,或者在街上漫无目的地走,或者在公园里晃。 疫情期的华强北 出门的时间里,除了坐地铁或者进大楼按要求戴口罩外,其它时间我不会戴。是我根本不怕或者不想保护自己吗?肯定不是,没有人愿意被感染,哪怕自己无所谓,也不可能不担心连累家人,只不过我只会做值得做的事去保护自己。 比如我出门只会在没人的地方逛,在办公室和同事说话,会刻意保持至少1米的距离,洗手的频次也比平时更多,也对女儿培训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这些防护要点,并考核了一遍她的7步洗手法。 再说一个我自己的“洁癖”,我平时去公共卫生间,遇到需要手拉或推开的门,我经常情愿站在门口等对面来人推开我好蹭门而出。我们办公楼大厦的洗手间是这种需要用手去拧着关的龙头,旁边又没备一次性纸巾。 没有疫情的时候,我关水都是用手指轻轻碰着开关的边缘来关,关之前还会用另外一只手的手掌兜好点水,这边关完马上用兜到的水冲一下手指。这在很多人看起来也许太讲究,但我知道这样做比在没人的大街上戴个口罩更有意义。 现在还无法预估这场疫情的最终走向,这种生活状态还要持续多久,我自己能做的应对也只能这样了,如果这样依然感染了,我也只能坦然面对。 在怡禾的经营上,我们目前也只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线上,我也相信线上咨询在这段时期,也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价值,有需要的可通过下面二维码咨询医生,或者帮忙推荐给有需要的人。

疫情之下,我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

疫情已经影响到了我们每个人,防控措施是否得当,也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 所以这段时间,不论是微信还是微博上,我都说得比较多,同时也收到不少的骂声,我也拉黑了不少人。 我对疫情防控的期望并不多,我只希望:信息透明、决策科学、依法依规,看到在这几个问题上有偏差的地方,我会想表达。一个人的声音也许很小,但说的人多了,还是有可能推动防控朝正确的方向走,哪怕推动不了,至少能帮到这里的一些读者。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所以我的表达不可能所有人都认同。但我相信,我作为一个医生,而且是一个有循证意识的医生,我在疾病防控上认知,肯定比这里绝大多数的读者要更准确。 我当然也可能出错,如果你觉得哪里错了,也可以拿出依据和理由来批评指正,你也可以自己去写文章说你认为对的。但如果只是因为和你想的不一样,你听了就是难受,就是想骂人,那可能是你对真话过敏,那就建议你取关。 这次疫情,让我看到了很多东西,比如之前在没有什么不可能这篇文章里说过的。但最让我担心倒不是那些不科学的做法,而是把防疫这件事无限正义化的一些人。 病毒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但病毒的传染性、重症率、死亡率还是有据可循,而且还是会有确定性。 相比之下,在疫情恐慌之下,把所有的措施,不管有用的、没用的,合法的、不合法的,全都用上了,而且全部正义化了,不但执行的人正义凛然,围观的也是一片欢呼,但凡有不同声音就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状态,才是更令人可怕。 我们一定要知道:法治是最大的正义,防疫不是。 我们一定要警惕那些打着防疫旗号,做违法事情的那些人。比如把人锁在家里,强制老人在法规没有要求戴口罩的地方戴口罩,对不服从的人做免职、殴打、甚至拘留,甚至只是因为在专业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就大喊要抓人判刑的那些人。 这些人对社会的危害,比病毒要大得多,也是最让人没有安全感的地方。

什么是有效的药?

前几天,武汉金银谭医院院长说:新冠肺炎其实是一种自限性疾病。 这个说法让很多人吃惊,有人留言说:一个自限性疾病,还死那么多人,这不是逗我们玩嘛。 其实,如果我们把自限性疾病定义为当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主要依靠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来恢复的病,这个院长说得没错,这次的Covid-19就是一个自限性疾病。而且这也不奇怪,其它更常见的人冠状病毒,比如HCoV-229E和HCoV-OC43能导致普通感冒,感冒同样是自限性疾病。 被这次的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后,有的人没有症状,有的症状比较轻能自己恢复了,有的症状比较重,会出现呼吸衰竭(20%左右),还有的会导致死亡(约2%)。这些不同的结局,其实主要和人的免疫状态有关。 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病人,医生能做的主要是观察,病情加重时及时干预。对于中重度的病人,医生做的主要是对症支持,比如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就给予吸氧,甚至上呼吸机,如果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就补液,纠正电解质,如果并发了细菌感染,则需要抗菌素治疗等。 这些干预的目的,主要是两个,一是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即对症治疗,另外一个是在病毒引发的器官衰竭时,给身体提供支撑,让身体能扛到免疫系统能把病毒清除的时候,扛到了就活,扛不到就死。 我们所说的特效治疗,指的是能明显改变结局,比如缩短病程,降低重症率或死亡率的非支持性治疗,尤其是抗病毒的治疗。 抗病毒治疗主要是依靠阻止病毒和细胞的结合,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迄今为止,针对这次的SARS-Cov-2,目前还没有任何药物经过临床验证有用,不论中药还是西药,而且在未来几个月内也不太可能有药物能验证出来,因为除了remdesivir等几个药在做临床试验外,大部分连正式的临床试验都没开始。 前面新闻报道过的,比如双黄连、阿比朵尔、达芦那韦、利巴韦林、干扰素等等,有的只是做了个体外试验,有的只是沿用针对其它病毒的动物试验或应用的结果来做的推测,都不是临床验证的结果。 而针对免疫系统的药物和治疗,比如预防性使用胸腺肽、重症病人使用的激素抑制免疫,用恢复期病人的血浆治疗,喝中药等等,效果同样没有证实。 要验证一个药物或者治疗是否有效,不是简单的给一批病人用了上一个药,然后数一数有多少病人好了,然后就得出一个治愈率达到多少的。而是至少要设置一个对照组,不用这种药的同类病人,是不是也有这么多病人能好。而且对照的病人足够多,病人也是随机分组的,而且是用药的人和吃药的人都不知道是药还是安慰剂的情况下,得出的结果才是更可靠的。 这次冠状病毒,和流感比起来,传染性更强,重症率和死亡率也更高,所以是一个很大威胁。在危险之下,人都会去寻找可能的防御措施,危险越大,越容易慌不择路,所以就越容易把各种有用没用的措施都用上去。 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整个社会对传统医药都有深厚的信仰,所以在没有其它特效治疗的情况下,传统医药就很容易被当成救命稻草被广泛使用,比如今天的热门新闻就是湖北一半以上的确诊病例都用了中医药治疗。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如果直接把「用药后恢复了」=「被这个药治好了」,那对自限性疾病来说,用得最多的那个药,肯定是「治好」的病例数最多的药。 按这种算法,治好病人最多的不是西药,也不是中药,而是米饭和床,因为每个病人都要吃饭,也都要睡觉。 同时,我们也要知道,虽然湖北一半以上的确诊病例都用了中医药治疗,但目前湖北的确诊病例死亡率是最高的,我们不能就此说是用中医药导致的结果,因为还可能有医疗系统过载,早期诊疗经验不足等原因,但我们同样不能据此认为中医药在湖北发挥了很大作用,毕竟更高的病死率摆在这里。 对于大的医疗政策,我们无力去改变,写这篇也不是想去反对什么,只是希望大家在任何时候都要记住: 只有「治好」病例数、治愈率的数据的药物,不等于是有效的药。没有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数据的药物,也不能算有效的药,不论新药、旧药,还是中、南、西、北药,都一样。 相关阅读: 为什么治痱子的方法那么多?

如果被这个病毒感染,我们有多大机会活下去?

早上在微博上看到一条私信问:我们会不会都在这场疫情中死去? 对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知道答案:肯定不会。 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最近看到了太多令人悲伤的新闻,比如武汉的一位导演一家四口先后因为这个病毒去世,这些消息让我们很多人已经出现了心理创伤。 疫情以来,累积统计到的死亡病例有1772例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生命,也是一个家庭的悲伤离合。面对这些病重和死亡的病例数,没有人完全不怕。 但这不是人类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疫情,历史上导致数千万人死亡的瘟疫也有,但还没有出现过导致所有人死亡的瘟疫,不然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你和我。 古人对传染病一无所知,都有人存活下来了,今天我们对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播方式都已经比较清楚,而且也有预防和治疗措施(支持治疗也是治疗),所以更不可能全部死掉。 这次疫情持续了快2个月了,现在新增病例有明显下降趋势,但这是在大部分人都居家隔离的状态下实现的。长久的居家隔离会导致经济停顿,所以也不太可能一直按现在的方式隔离下去,疫情未来走势会怎样,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疫情最终能控制住,它可能像17年前的SARS那样,几个月后慢慢销声匿迹。如果最终没有控制住,它蔓延到全球,传播于每个社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要接受一次这个病毒的洗礼。 我们暴露于病毒,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病毒的毒性,我们身体的状态,以及当时的医疗条件。 从最坏的情况来看,武汉人民的经历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全城大范围的感染,短时间出现大量病人,然后整个医疗系统超负荷,发热门诊大排长龙,轻症病人没办法得到隔离,重症病人要住院没有床位。 现在即便病毒在其它城市蔓延开来,因为经过反复传播,病毒的毒性似乎有所减轻,而且有了武汉的教训和经验,其它城市的应对也会更得当,虽然医疗系统仍可能出现超负荷,但估计不会重走武汉的路。 得益于免疫系统,我们暴露于病毒,也不是一定会被感染,那如果被感染了,活下去的机会又有多大呢? 中国疾控中心刚发表了一篇针对这个疫情样本量为72314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在44672名确诊病例里,轻症的比例约80%,粗死亡率(死亡人数/确诊病例数)为2.3%,其中湖北省以外的为0.4%。 http://html.rhhz.net/zhlxbx/004.htm 如果再考虑到那些症状太轻,没有去就医也没有被检查到的病人,实际数字应该还会更低。就算按这个这个数据算,如果被这个病毒感染,80%左右的人会像得了一场重感冒然后好了,有约1/5的机会会成为危重病例,在医疗资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我们至少有99.6%的机会可以活下来。 所以即便被感染了,肯定不是都会死去,而是绝大部分能活下来。 当然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大家的生存概率也会有些不一样,比如年轻人的死亡机会比较小,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比如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死亡的机会会更大。 我们在健康上要面对的威胁,也远不止这个病毒,还有流感、结核、高血压、糖尿病,还有与年龄增长的癌症风险,还有车祸、空难等意外事件的风险,我们活着就在面对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但又能怎样呢?担心并不能让风险更小一些,如果整天想着的都是这些可能的风险,哪怕一直活着也很难有快乐。所以我个人觉得,比一直担心风险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能做哪些去降低风险,如果做了可以做的,风险来了也只能去接受。 比如面对这次的疫情,我们除了注意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和人的距离,注意保持手卫生外,其它的也做不了太多。 相反,如果你真的那么担心这些健康风险,倒是可以检视一下有没有其它不良健康习惯,比如吸烟、喝酒、运动少等等,如果有,倒不如先把戒烟、戒酒、多运动这些可以做的先做起来。 另外我们也可以想想,生命的长度是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至少我自己不是这样的追求。 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生命过程中的体验也很重要,所以我会选择做自己可以做的,然后接受大家都要接受的风险,向死而生,感受当下。 相关阅读: 我是如何应对这次疫情的? 相比病毒,我更担心是下面这篇文章里写的 疫情之下,我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

一家人都隔离在家,孩子怎么也会发烧?

这个问题是今天在留言里看到的。 病毒也好,细菌也好,支原体也好,在人和人之间容易传播,所以刚入幼儿园的孩子更容易生病。相反,居家隔离,减少了和人的接触,是可以大幅减少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 所以,这次因为疫情长时间在家隔离,降低的不仅仅是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还能减少流感、普通感冒、肺炎等疾病风险,还可以减少一些消化道传染性疾病风险,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更少发烧。 但减少发烧风险,并不等于不会发烧,能导致孩子发烧的原因,除了隔离前接触的一些病原体在潜伏期外,还可以有很多可能。 病毒的传播主要依赖于人对人,不出门,不和外人接触,除了极少数可通过动物传播的病毒,比如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等,病毒就几乎无法从家庭外向家庭内传播。 但家庭内还是有人的,有的病毒依然可以在家庭成员之间传播,因为一些病毒可以在人身上终生无症状携带,比如导致幼儿急疹的人疱疹病毒-6型,就几乎每个大人都携带,还有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这些病毒都可以无症状携带,如果传染给孩子,孩子刚好没有相应抗体,就可能出现感染,导致发热。 此外,导致感染发热的病原体也并不只有病毒,细菌、真菌也可以引发感染,而且它们有自己的能量代谢系统,所以在体外可以存活比较长时间,所以对人际传播的依赖性没有那么大。 比如食物也可以被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污染,吃下去就可能会出现急性胃肠炎,细菌进入泌尿系统也可能出现泌尿系感染,一些皮肤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出现皮肤感染,软组织感染,也都可能导致发热。 还有一些孩子本身存在先天畸形,比如肠道畸形、泌尿性畸形、脑积水等,也相对更容易出现感染,导致发热,如果不巧出现了阑尾炎,也可能发热。 再过来,感染虽然是发热的主要原因,但并不是唯一原因,儿童肿瘤和免疫性疾病虽然相对少,但也可以引起发热。 所以,隔离在家,孩子依然可能出现发热的,只不过要比天天出门和人一起玩发热的机会会小很多。 疫情期里,由于去医院有很多不便和担心,所以有的家长在孩子发烧、咳嗽选择了扛一扛,然后发现孩子也好了。如果有这样的经历可以想想:平时是不是给孩子用了一些本可以不用的药? 当然并不是孩子病了都可以选择扛,了解了一些疾病护理常识后,知道怎么观察,合理用药和就医才是更正确的选择。 就儿童发烧问题,我之前写过很多文章,可以在“文章合集“里看,怡禾最近做了一个发热记录的小工具,对记录体温和用药情况应该会很方便,有兴趣可以通过阅读原文使用。(详细了解:疫情期间,这两个发热小工具尤其实用) 另外怡禾直播间也有一堂由浙江大学附属儿童的叶盛医生主讲的的关于儿童发热的系列课,有兴趣的可以通过二维码购买收听。

你知道有多少人在重复用口罩吗?

前几天做了个调查,了解了一下大家口罩使用的情况。 总共有27599人参与,只有22%的人不重复使用,70%的人有重复使用2-10次,8%的人有重复使用10次以上。 微博上我也调查了一下,16391人参与调查,不重复用的人只占18%,66%的人有重复使用2-10次,16%的人有重复使用10次以上。 能到微信,微博上参与这两个投票的人,经济能力和文化水平应该还比普通人群高一些,所以实际的比例应该还会更高。就算有少部分人从不出门也从不戴口罩,算下来全国也有10亿左右的人在重复使用口罩。 这也可以理解,疫情以来,戴口罩成为全国推行的标准防疫措施,我们国家有14亿人口,但口罩每天平均产能只有800万只/天,最大的产能只有2000多万只/天,巨大的供求差,导致医疗机构都很难买到口罩,更别说普通民众了。 一边是出门必须要戴,一边是买不到口罩,导致结果自然是重复使用。 那从健康的角度,口罩可以重复用吗? 其实我们打开口罩包装的时候就应该知道答案,包装上清晰地写着“一次性”,说明这种口罩就是为一次性使用设计的。 我们假设口罩被正确佩戴,起了一些过滤作用,我们每一次吸气,它就过滤吸附一些我们吸入空气中的病原体,这些病原体就停留在口罩上了。另外,口罩的内侧面紧贴鼻子和嘴唇,我们说话、咳嗽、喷嚏时从口鼻里出来的飞沫、口水和鼻涕也会粘附上去,这些分泌物里也有病毒或细菌。所以使用过的口罩,内外侧面都是脏的。 口罩用过后,如果我们要重复使用,还是要保存它。如果是出门在外,就只能塞在口袋或者包里,这样口罩上的病毒和细菌就传到衣服或包里了,然后我们手再去口袋或包里拿东西时候,就又传到了手上。 如果是戴口罩回家了,取下后如果不做任何处理,下次就直接用,也许上面的病毒死得差不多了,但细菌的生存能力更强,而且粘在上面的分泌物也会成为细菌的一个培养基,所以细菌也会在上面滋生,再戴在口鼻上,呼吸时就可能把这些细菌吸入呼吸道。 如果自己消毒,比如用锅蒸、用热风机吹,这些操作的过程中,先不说能否杀死所有病毒和细菌,这些操作本身也是可以导致口罩上的病原体的扩散,而且高温、液体也会让口罩的过滤功能失效。 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曾请美国国家科学院医学研究所调查了一次性口罩重复使用的可能,最后的结论是:目前没有简单、可靠的办法对这些东西进行消毒,并让大家可以安全地重复使用。[1] 世界卫生组织也是明确不建议重复使用的。 可能是因为重复使用次数太多,有的口罩已经脏得自己受不了了,所以有人去买那种口罩垫片塞在口罩里,这样做顶多是缓解一下口鼻贴在脏口罩上的心理不适吧。 我也知道,大家重复使用口罩也是无奈,因为口罩现在还承担了一些和健康无关的功能,只希望以后做这些建议和决策的人能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参考资料: [1]http://www8.nationalacademies.org/onpinews/newsitem.aspx?RecordID=11637 相关阅读: 武汉肺炎确诊病例增多,出门需要戴口罩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定会人传人,买不到口罩需要担心吗? 疫情以来,最重要的那个防控措施一直没被重视 WHO关于正确使用口罩的最新建议

已经更新6版的诊疗方案,我还想提点建议

诊疗指南,是直接指导医生诊疗行为的规范性文件。 指南的诊断标准如果错了,可以导致无数患者被误诊或漏诊,指南里如果推荐了错误的药,会导致无数患者被用上没用还可能有害的药。 因为其权威地位,指南也常被大众媒体引用,也是公众了解疾病的重要信息源头,同时也是保险支付、医疗诉讼的一个重要参考。 诊疗指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制定指南,如果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标准,可以提高它的可靠性和公信力,比如谁来制定、谁来写、按什么方法,遵循什么标准来写,这些都会影响到指南的质量。 什么样的临床指南是值得信赖的指南?我们可以看看《内科医学年鉴》里写的这个标准。 来自Uptodate 定这些标准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比如知道是哪里制定的,哪些人制定的,这些意见是怎么形成的,推荐意见的级别是什么,推荐的依据是什么。这些都可以增加指南撰写者的审慎性,降低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也能增加内容的透明度,提高医生对内容的信任度。 针对这次疫情,从1月16号的第一版,到2月18号的试行第六版,国家卫健委在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里,发布并更新了6版诊疗方案,虽然没有写“指南”的字眼,但它的地位是名副其实的临床指南。 面对新的疾病,我们有一个逐步认知的过程,根据了解到的新的信息以及疫情的变化,随时进行更新,指导医生们进行诊疗,这个做法非常好。但对比上面的标准,我觉得,我们这份指南还是有比较多的地方可以做得更好的。比如: 1.指南没有作者 这份诊疗方案可以看到发布主体,可以看到一个校对人姓名,但看不到一个作者的姓名及专业背景信息。 一个传染性疾病的临床诊疗指南,如果撰写者有相应专业背景,比如呼吸专科医生、传染科医生、病毒学家、公共卫生专家、证据研究的专家甚至经济学家等,这样出台的建议才会更可靠、更全面,读者阅读时对内容也更容易有信任感。 而且,作为指南的作者,如果有署名,也是对作者工作的基本尊重,如果作者有署名,这份指南里的可靠性也和作者做了绑定,作者在给推荐意见时也可以更审慎,如果这份指南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这对作者也是一份荣誉。 相反,如果没有作者署名,撰写者可能会根据利益相关而做一些没有依据的推荐,反正做了错误的推荐,未来也不会承担任何声誉上的损失。 而且没有作者信息,也没有作者通讯方式,如果对指南内容有疑问或者反馈,也没有沟通、讨论的途径。 好的示范 2.没有写明制定方法及标准 医学是以科学为基础的学科,所以临床指南,应该遵循“有多少证据,说多少话”的原则,这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 所以,严谨的指南,会写上指南制定的方法,比如是怎么检索相关证据,怎么评估证据,如何做推荐意见,在推荐意见和证据分级上,用得比较多的是GRADE的标准,这个标准会把推荐强度分为强或弱两级。 指南的意见越具体,越详细,医生执行起来就越具有可操作性,比如说这个意见是一个强推荐意见,那医生执行起来也会更坚决,如果是一个弱推荐,那医生可能知道,这个是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选择的一个方案。 3.没有呈现任何相关证据 推荐意见的背后,其实是需要相应的依据的,同样是GRADE的标准,证据质量分为高、中等、低和极低4级,这样高质量的证据,对应了强推荐,医生执行的时候也就更有信心。 但这份诊疗方案里,我们在任何一个推荐意见背后,都看不到证据,因为全文就没有一篇参考文献。是因为这次的疫情是一个全新的疾病,对它完全不了解,完全没有证据吗? 并不是的。目前为止,在病毒分析研究、在疾病的临床总结、流行学分析上,我们国家的医生、研究人员、公卫专家已经发表了很多论文,其中不少还发表在Lancet、NEJM这类国际顶级医学期刊上。 在最早的版本里没有呈现证据可以理解,后续更新的时候,已经有很多的相关研究论文了,如果我们在呈现相关意见时,把这些研究依据呈现出来,对增加读者的信任度也会很有帮助。 同时,如果在这个方案撰写的时,如果做出来推荐需要呈现相应的研究证据时,我相信治疗方案里的推荐药物能大大的缩减。 也正是因为在给推荐意见时,没有要求给出相应的参考意见,所以文章里推荐的那些名目繁多的药品:干扰素、利巴韦林、洛匹那韦/力托那韦、磷酸氯喹、阿比多尔等等抗病毒药物。 如果提供了相应的依据,不但可以增加医生对这些方案的信任度,还可以提供这个方案的公信力,也可以减少一些利益相关的猜想。 4.一些矛盾内容 比如这份诊疗方案里,既有西医的临床分型,也有中医的临床分型,而且各自治疗方案也不一样,这对医生来说很容易产生困惑:到底是执行西医的方案,还是中医的方案呢,如果中西医结合,那西医的方案里可以用哪些?中医的方案里又要用哪些?各自采用的比例又是多少呢?中西医重复治疗会不会过度治疗呢? 而且中医讲究的是因病施治,为什么治疗方案里又有统一的方剂?为什么里面推荐的中药注射液,能治疗那么多种不同病毒导致的疾病?比如喜炎平因为严重药品不良反应被药监局通报过两次,在手足口病、甲型H1N1、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里都有推荐,怎么在这份指南里又推荐了? 所以这个问题可能要回到这份诊疗方案的初衷上去了,到底是为了患者的健康利益,还是为了别的因素一定要加上某些内容。 5.有的医学术语使用不够标准 比如对这个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经正式命名这个病毒为SARS-cov-2,疾病命名为Covid-19。大众媒体沿用原来名字说得过去,专业指南还是应该做得更规范,这份诊疗规范里,其它的病毒都已经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统一名称,比如SARSr-Cov和MERSr-Cov,但对这个病毒却依然是叫“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的名称依然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它真的只是肺炎吗?如果只是肺炎就比较难解释腹泻这些症状了。 再比如,方案里提到了“气溶胶传播”,但相比而言,国内有明确定义的传播方式里,并没有“气溶胶传播”概念,而是有“空气传播”的定义和概念。如果要用“气溶胶传播”这个概念也不是不可以,但最好把这样的概念定义清楚,否则在理解上容易造成偏差,造成传播上的谬误,比如上海的那个官方发布会上,就是因为这个问题而闹了一个乌龙,参见:再说“气溶胶传播” 6.没有利益相关申明 指南因为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它能影响很多的医生的医疗行为,也会对药品的销售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可能产生很多利益相关方。 这份指南虽然是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但所有执行层面的都还是人,人就有可能受到利益因素而干扰指南内容的专业性和可靠性。所以严谨的指南,会把指南制作经费来源做说明,而且会有利益相关的声明。 这样的声明当然也有可能有虚假声明的,但多一个公开的声明,多少对参与指南的人还是会多一个约束,指南也会有更好的公信力。 以上只是我自己个人的一些大概的分析,要详细分析下去,还有非常多可以优化的点,比如指南的有效时限,更新机制等等。 里面提的那些标准,并不是很苛刻的标准,而是很多研究论文比较常规的要求,比如关键意见给出相应的参考依据,这是比较基本的要求,这是发SCI文章普遍性的要求,指南的重要性远远大于一般的SCI文章。 我们国家的医学专家和研究人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表那么多疫情相关的高水准研究论文,按这些标准去梳理出一份更严谨的诊疗方案指南,不会是很难的事。 而且我们国家也有发表过质量比较高的临床指南,比如截图里的《0-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 按这样标准出台的诊疗指南,对内容的可靠性,操作的可执行性,对医生的诊疗规范度,对病人的健康受益,对疫情的控制都会大有裨益,希望在下一版里能看到更多进步。

新冠病毒值得害怕吗?

虽然,国外,包括世界卫生组织,都说目前没有预防和治疗药物,让大家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些担心害怕。 但如果你读一下我们国家卫健委的诊疗方案,你就不会害怕了。 在我们卫健委诊疗方案里,在西药里,抗病毒的就有:干扰素、利巴韦林、洛匹那韦/力托那韦、磷酸氯喹、阿比多尔可以用。 在中药里,除了那些中药方子,还有:藿香正气胶囊、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苏合香丸、疏风解毒胶囊、清肺排毒汤、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安宫牛黄丸、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可以用。 这些药物既然在诊疗方案里推荐了,多少是有点用的,不然写方案的专家们,怎么会在这么重要的诊疗方案里推荐呢,对吧? 现在光这份国家卫健委的方案,我们就有至少20种药可以对付它,更别说还有各个地区那些肺炎1号,2号之类。 你现在再看看新闻,随便哪里出个药方,都是大幅提高治愈率,随便一个药都可以锤爆它,这么弱爆了的病毒,有什么好怕的呢? 来到了我们国家,它应该害怕才对。 相关阅读: 已经更新6版的诊疗方案,我还想提点建议

python3 网络爬虫开发实战 爬取今日头条街拍图片

2020/2/17 最近电脑坏掉了,可怜我刚买三个月的小新pro13啊,显示屏出了问题。不知道哪里坏掉了,打开黑屏,只有显示屏在某个特殊的角度才会显示亮(其他的角度其实是最暗的亮度,趴在上面能模模糊糊的看到轮廓,蜜汁问题),最骚的是我用一个比较重的东西压住电脑的左下角也就是我左手的位置的话,就显示的比较正常,???真搞不懂什么问题,不过今后对联想的电脑敬而远之吧。最近因为疫情,联想售后还不开门,香菇。 好,说了一大堆纯属发泄学习过程中的牢骚,这个电脑让我太难了。 刚把爬虫开发实战爬取今日头条图片的代码完成,发现网站有些变化,也就是书里的代码会无法爬取。主要有两个变化,1)模仿ajax请求爬取图片需要cookie;2)返回的json内容有所变化,并没有image_detail字段。下面是具体内容 1)添加cookie cookie可以在街拍网页的第一个xhr请求中得到 而且,在第一个xhr请求之前可以看到有一个img请求的响应字段中设置了该cookie,而且过期时间很长,过期了再访问一次复制一下cookie就可以了。 所以,加上cookie之后的headers设置如下。 headers = {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rv:73.0) Gecko/20100101 Firefox/73.0", "Referer":"https://www.toutiao.com/search/?keyword=%E8%A1%97%E6%8B%8D", "X-Requested-With":"XMLHttpRequest", "Cookie":"__tasessionId=da6dc6d4q1581851848391; s_v_web_id=k6oxqyas_VGn20UCx_WXjQ_40eQ_9nhD_h0a5HUmjAsyD; csrftoken=cdcf90d6d3d490ab1326e261b2eff18a; tt_webid=6794001919121065486" } 2)返回的json内容的格式发生了变化 在data中没有image_detail字段,有一个image_list字段,而且data中也不是每一个都有image_list字段 具体代码: 代码部分分为了三个部分,main函数;get_one_page函数:获取某个offset范围的json数据,并返回,这是一个生成器,可以在main中遍历;save_img函数:从生成器中得到img的url信息并保存 import requests, json, time,os from lxml import etree from requests import RequestException from hashlib import md5 base_url1 = "https://www.toutiao.com/api/search/content/?aid=24&app_name=web_search&offset=" base_url2 = "&format=json&keyword=%E8%A1%97%E6%8B%8D&autoload=true&count=20&en_qc=1&cur_tab=1&from=search_tab&pd=synthesis&timestamp=" headers = { "User-Agent":"Mozilla/5.0 (Windows NT 10.0; Win64; x64; rv:73.0) Gecko/20100101 Firefox/73.0", "Referer":"https://www.toutiao.com/search/?keyword=%E8%A1%97%E6%8B%8D", "X-Requested-With":"XMLHttpRequest", "Cookie":"__tasessionId=da6dc6d4q1581851848391; s_v_web_id=k6oxqyas_VGn20UCx_WXjQ_40eQ_9nhD_h0a5HUmjAsyD; csrftoken=cdcf90d6d3d490ab1326e261b2eff18a; tt_webid=679400191912106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