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谁是携带者,为什么只建议有症状的人,而不是所有人都戴口罩?

首先说明,整个疫情我写过的关于口罩的文章,都不是反对戴口罩,而是反对不合理戴口罩。 这里的合理,指的是医护人员要戴口罩,普通人有呼吸道症状,或者去医院,或者照顾感染者时戴口罩,没有症状,不去医院,也不和感染者密切接触,则不需要戴。这不是我个人定义的,而是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国外比较普遍的建议。 理由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很多,核心是普通人戴口罩,主要意义在于阻止自己的飞沫影响别人,而保护自己不被感染的意义有限。 然后有人说,既然让感染者要戴口罩,那新冠病有很长的潜伏期,还有一些感染者没有症状,我们又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感染了,戴上不是可以保护他人吗?为什么不让大家都戴? 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针对个体的建议,和针对群体的建议需要考虑的东西不一样。 举个极端的例子,1亿人里面有1个病人。 如果我们知道这个病人是谁,建议这个人戴上口罩,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只需要花一只口罩就可以实现。 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人是谁,为了让这个人戴上口罩,强制1亿人全都戴上口罩,则是要花上1亿只口罩才能实现。 而且,让1个人戴好口罩是很容易实现的是,可以提供N95口罩给他,还可以请最好的医生来教他怎么戴,如果他不会戴,还可以帮他戴好,还可以请几个人监督他一直好好戴。 而要让1亿人都戴好口罩,则是非常难实现,别说是N95口罩,就是普通的外科口罩,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的储备量,就算有,把口罩分发下去,不培训的话有一半人能戴好就不错了,要培训的话也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等把这1亿人都培训好了,一两个月都要过去了,病毒也早扩散了。 抛开例子回到现实,我们有14亿人口,口罩最大日产能是2000多万只,规范戴的话一天要戴好几个,而口罩不是戴一天就不用戴了,重复戴一次性口罩,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可能因为污染问题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结果适得其反。 对某一个人来说,哪怕没症状,如果就是担心自己可能感染了,自己想戴上口罩来减少对他人的影响,这也是支持的,如果你家里口罩很多,自己也能戴好,也是鼓励的。 但不能因为自己能做到,就认为全国每个人都这样做也能做到,因为等每个人都这样做的时候,你大概率是买不到口罩了,或者要花平时几十倍的价格才能买到口罩,这也是为什么普通外科口罩从原来的3毛钱一只,涨到现在的5-6块一只,而且还很难买到,买到的也很可能是假口罩。 另外,和绝大部分病毒感染一样,新冠病也是在有症状时传染性最强,潜伏期和无症状携带者传染性相对较低,而且无症状携带者的比例很小。 有症状的人很容易识别出来,让有症状的人戴口罩,大概率是对周围人有好处的,因为除了可以预防新冠病,还可以控制流感、普通感冒等疾病传播,而潜伏期和无症状携带者很难被从大量健康人群里识别出来,要让他们戴上,要么全员做病毒学检查找出来,要么就全员都戴上。 如果我们只建议有呼吸道症状的人戴口罩,那1亿人里需要戴口罩的可能只有1万人,这1万人大概率会包含到那个未知的新冠病人,也会包含流感、普通感冒、肺炎等呼吸道传播疾病病人,所以让这1万人戴上口罩,这1万只口罩基本都能起到实质性作用,显然比让1亿人无差别地戴口罩划算得多,而且可行性高太多,而且成本也要低太多。这就是为什么建议有症状的戴口罩,而不是全员戴口罩。 有人可能会说,按这样说,洗手也有成本啊,而且规范洗手大家也很难做到啊,那是不是洗手也没必要呢? 当然不是,戴口罩主要是感染者身上发挥阻断传播的作用,洗手则是在所有的个体上都能发挥阻断传播并保护自己的作用,规范洗手可以减少30%的消化道传染病风险,可以减少16%的呼吸道传染病风险,新冠病也是呼吸道传染病。 而且,洗手和保持社交距离一样,是成本比较低,而且比较容易操作实现的,哪怕完成度没那么好,只要做了,就会起到作用的,自然是建议做的。 还有人说,既然戴口罩对预防自己被感染的作用有限,那为什么医护人员要戴呢? 一个物品的用处,肯定是和它的使用环境和使用人有关的。就像防弹衣,如果士兵训练过怎么穿,穿它上战场,在枪林弹雨里,防弹衣就能起到比较大的作用。 相反,一个平民没穿过防弹衣,担心遇到劫匪就穿上防弹衣上街,起到作用自然有限,而且可能把自己累得够呛。而且如果每个平民都抢防弹衣穿,士兵反而穿不上了。 同一个措施,如果用在不同的人和群体身上,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决定个体措施的效果,主要依靠执行的准确性,决定群体措施的效果,则主要依靠概率和可行性,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的个体逻辑,直接推导到他人,或者群体上去。 相关阅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定会人传人,买不到口罩需要担心吗? 疫情以来,最重要的那个防控措施一直没被重视 你知道有多少人在重复用口罩吗?

防蓝光眼镜有没有必要买?

因为不能上学,孩子宅在家看手机或iPad,或者上网课,让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眼睛,其中之一就是蓝光的影响,那蓝光眼镜有必要吗?正好之前有眼科医生写过文章,再分享给大家。 我们可能也听过一些说法:电子屏幕会产生蓝光,接触过多的蓝光可能会导致干眼病,视疲劳,睡眠周期紊乱以及眼底黄斑变性等一系列的眼部问题,听起来很吓人。 听说现在有一种防蓝光眼镜,可以避免这些危害,这是真的吗?防蓝光眼睛有必要买吗? 可见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我们所熟悉的彩虹,就是把把阳光按照波长的顺序依次折射成七种单色光,不同颜色的可见光波长不同,折射率也不同。 蓝光就是可见光中的一种,蓝光的特点是波长很短,能量高,穿透力强。目前研究表明,在白天,蓝光对人体是有益的,它可以让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反应更加敏锐。而到了晚上,这种效应就变成了危害,夜间过多的蓝光会打乱人的正常睡眠周期,让人难以入眠。 蓝光最主要的来源是太阳光,LED光源也会发出蓝光,电脑和手机屏幕也不例外,那么,我们应该担心电脑和手机等电子屏幕的蓝光吗?答案是:不必要。 首先,电脑和手机屏幕虽然会发出的蓝光,但非常微弱。根据当前的研究,没有证据显示来自电脑和手机的蓝光会对眼睛造成损害,所以不用担心眼底黄斑变性等问题。其次,根据目前研究,用防蓝光眼镜对改善视力、缓解视疲劳、提高睡眠质量、保护眼底黄斑的效果缺乏高质量证据支持。[1]美国眼科学会不建议在使用电脑或手机时佩戴任何声称有特殊用途的眼镜。[2] 那么,为什么在看电脑或手机屏幕过久之后眼睛会不舒服呢?美国眼科学会发言人Dr. Rahul Khurana指出,这种不舒服的症状主要是由人们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的时间太长导致的视疲劳引起的,屏幕本身不会对人的眼睛造成影响。大多数人在看屏幕时眨眼的次数会不自觉的减少,导致视疲劳和眼睛干涩,这和屏幕里的蓝光没有关系。要减轻这些症状,建议在看电脑或者手机时,可以采用以下原则: 坐在电脑屏幕前约25英寸(手臂长度)。 调整屏幕,以稍向下凝视的角度最佳,因为这样可以减少眼球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避免泪液蒸发过快导致眼睛干涩。 使用“20-20-20”法则定期休息:每隔20分钟,眺望20英尺(约6米)远处的物体20秒。 当你的眼睛干燥时,可以尝试使用加湿器增加环境湿度,降低泪液蒸发的速度,并使用人工泪液。 如果屏幕比周围的光线明亮多了,那么你的眼睛必须更加努力才能看清楚, 所以建议看电脑或者手机的时候不要关灯。 所以,看电子屏幕久了出现的眼睛症状,和蓝光并没有关系,也没有必要因此而购买防蓝光眼镜,如果想尽量减少电子屏幕蓝光对睡眠的影响,可以把电脑屏幕或者手机调整到夜间模式,当然,良好的睡眠习惯,本就不该包含睡前看手机。 参考资料 [1]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9044670 [2]https://www.aao.org/eye-health/tips-prevention/should-you-be-worried-about-blue-light 在眼睛问题里,近视因为发病率特别高,所以近视相关的问题特别多,怡禾上曾开设过一堂近视相关课程,由眼科医生丁娟主讲,有需求可以通过下面二维码购买收听。

评论:唯SCI催生虚假论文,两部委的《意见》能否遏止?

「近日,知名论文打假人伊丽莎白·毕克(Elisabeth Bik) 发现国内又有400多篇“问题”论文,它们似乎来自同一个“工厂”生产,2017年,国内出现107篇论文撤稿事件,最后溯源发现大多数也是来自医院。2月20日,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纠正了中国学术界此前“唯SCI是论”的评价体系,但这份《意见》能否遏止中国论文发表的另一顽疾——造假现象,目前不得而知,这份文件也尚未涉及这一问题。」 (图源:pixabay.com) 撰文 | 建昌刺客 编辑 | 叶水送 SCI本身无罪,还是一个不错的指标,在科技的推动和评价中,还真离不开SCI。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人把好东西玩坏了、玩砸了,就像人离不开刀具,但有人却拿它去行窃甚至杀人。 国内SCI的问题是一些错误的政策与导向,扭曲了科学生态和人的心态,美丑不分、善恶不论、真假不管,结果是SCI数量泛滥、内容异化、虚假成性,误导决策,久而久之长成了“恶性SCI瘤”。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这也许是破除“唯SCI”弊病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千呼万唤始出来,还是值得点赞。 《意见》中提出的治理措施比较多,也比较系统,有很好的指导性;如能真正得到落实,对遏制“唯SCI”、治疗“SCI瘤”会有成效。 “问题SCI”论文是否因《意见》出台而消失 然而细读《意见》后,仍有所欠缺,《意见》对于“SCI”问题的分析,似乎主要是由于一些评价体系不良,导致SCI数量大增、水平参差等问题。对论文质量及其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很少,论文打假只字未提。 也许有学者会说,评价体系调整了,不唯SCI至上了,造假就会被遏制了。其实未必,评价体系矫正了,科学生态变好,各种异化的SCI会减少,但论文造假不会因此消失,只要SCI还在,不论是普通论文,还是“代表作”,如果没有持续地打假以及出台具体的措施,都不能排除“造假”的存在,甚至“高水平”论文的存在,因为造假成本太低。 为什么要揪住论文“造假”不放? 在2019年全国“科技三会”上,国家领导人曾提出“要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 如果说中国的论文太多、水平不高、缺乏代表性或标志性成果,是困扰中国的一大病痛,那么造假才是侵害中国学术环境更为严重的顽疾。 根据全球撤稿数据库统计,截止2018年,中国被撤稿的论文达6879篇,几乎“贡献”了全球的一半(45%)。撤稿的因素较多,弄虚作假是主因。由于国内缺乏系统的质量检查和数据核对,大量的弄虚作假论文可能还没有被揭露出来。 最近,国际知名论文打假人Elisabeth Bik博士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中国400多篇论文的研究结果,存在惊人的一致,似乎来自“同一工厂”,这些作者大都来自中国的医院,假如这些研究结果用于指导临床诊治,细思极恐。 虚假的内容、错误的结论会误导决策,误导临床,误国害人。值得一提的是,医院是假论文、论文买卖的重灾区。 学术造假也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降低科研成果的可信度。造假行为还带坏了一批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危害深远。 发文容易,落实难 如果说评价体系是技术问题,那造假就是性质问题。“恶性SCI瘤”的“七寸”是造假,打中“七寸”才是根治之本。中国论文的虚假已全球闻名。 为什么造假总是屡禁不止,问题还是那么严重?相关部门不作为、不采取具体行动是主要因素之一。 即使被有力证据质疑的论文造假,有关部门也往往是表面承诺调查,实际上只在应付舆论,最后不了了之。不打假,学术生态就是“空中楼阁”,创新动力就会后继乏力,真正的成果难以产生。 最近,两部委治理“唯SCI”的“调理方子”开出来了,只针对评价体系,只能以“调理”为主,难以根治“恶性肿瘤”。至少可以说,现在可以控制症状,减轻病情。走起来总比不动好。 至于此次“药”是否对路,药量够不够,药效如何,仍有待观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发文容易,落实难,如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科学数据管理办法》,至今也未见什么高校和科研机构有什么实质性行动。 最后,呼吁相关部门,趁热打铁,“宜将剩勇追穷寇”,制订法规,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严厉处罚虚假论文,坚决打击论文买卖。 赛先生 启蒙·探索·创造 如果你拥有一颗好奇心 如果你渴求知识 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欢迎关注我们 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疫情早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失声原因何在?

「是什么让我们错过了将这次的疫情扑灭于萌芽之中的良机?在疫情出现的早期,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失声的原因何在? 在近期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深入分析了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是如何在如火如荼的医疗改革中成为了被冷落的角色,错失了重大发展的良机,以至于,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从疫情的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防控措施的提出与实施,均未让疾控机构发挥主导作用。不仅如此,专家们还提出了下一步的建议:完善至今缺席的公共卫生母法,明确疾控体系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非常感谢这些真正的业内专家们诚恳地贡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赛先生特将论文全文刊载如下。」 撰文 | 李立明;汪华;梁晓峰; 毕振强;任军;王岚 2月1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刻,习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CDC进行调研指导,并指出“这场疫情对全国各级疾控中心的应急处置能力是一次大考。这次抗击疫情斗争既展示了良好精神状态和显著制度优势,也暴露出许多不足。要把全国疾控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建设来抓,加强各级防控人才、科研力量、立法等建设,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专家组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集中讨论什么是疾控体系现代化,应该如何推进疾控体系现代化建设,思考和建议如下: 一、我国疾控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1.我国疾控体系发展 1953年,参照前苏联模式,政务院批准在全国建立卫生防疫站,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兼有卫生执法监督和技术管理双重职能。到1965年底,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中绝大部分及所属地(市)、县(区)、铁路及较大的厂矿企业共建成各级卫生防疫站2499个,人员4.91万,其中卫生技术人员4.1万,新中国卫生防疫体系初步建立。“文革”期间,新建的卫生防疫体系遭受严重影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卫生防疫站步入恢复时期,到1986年底,全国卫生防疫站达3516个,人员15.53万,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11万[1-2]。尽管如此,我国卫生防疫工作的成效还是得到了全世界的公认,世界银行《投资于健康》专题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用全世界1% 的卫生投入,解决了全世界22%的人口的健康问题,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2000年前后开始进行疾控体制和卫生监督改革,在卫生防疫站的基础上,组建各级CDC和卫生监督所,CDC成为纯技术型事业单位,不再承担监督执法行政职能。2002年1月23日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更名重组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成立,标志着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的启航。到2002年底,全国建立各级CDC(防疫站)3463个,人员20.44万,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68万,实现了由卫生防疫向疾病预防控制的转变[1-2]。 2009年,中国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回望十年医改进程,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作为公共卫生改革的重点,而作为新医改“四梁八柱”之一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特别是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甚至在医改过程中被边缘化。在疾控系统中推行绩效工资改革,最终演变成新一轮的大锅饭,严重挫伤了疾控人员的积极性,导致专业人才流失和非专业人员的涌入。2017年4月起取消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疾控机构“预防性体检收费”等3项收费,但大部分地区财政保障不到位,机构运转举步维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已运行了近70年,虽然发展道路艰难曲折,历经动荡和考验,但在历次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家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科学证据研究表明,1950-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在人群期望寿命提高中的贡献率高达7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进一步暴露出我国疾控体系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行政能力缺失、人员队伍不足、职业素质不高等短板。 2.美、欧、日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值得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对我国建设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美国疾控体系由美国CDC,和州、地方公共卫生机构组成,是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在充分调动和管理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疾病防控工作。州和地方公共卫生机构决定了地方机构是否能够发现,并迅速阻断可能发生的健康威胁。而核心管理机构是联邦政府的美国CDC,其重要性不仅在于提供决策参考和技术指导,还在于提升州和地方公共卫生机构的技术和能力。 美国CDC成立于1946年,是国际上最重要的公共卫生组织之一,是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核心部门和协调中心。美国CDC在政治支持的背景下保持技术独立,拥有相当大的独立行动的权力。作为美国CDC主任,其职责是定期向总统就重大健康问题做简要汇报。这种直接接触政府最高层的做法,赋予了美国CDC权威性,并确保公共卫生在国家事务中得到优先考虑。美国CDC是国家行政管理机构,雇员为技术官员,兼有行政管理和业务技术指导的双重职能,实行准军事化管理[3]。 美国CDC年度预算超过 120 亿美元,经费预算经国会批准后,完全由美国联邦政府拨款。有数据显示,美国CDC每年向州、市卫生机构拨款数十亿美元(占其总预算的 60%)。除CDC本身预算外,纳入CDC工作计划的还有国际组织的工作项目和经费,该项经费一般超过本级经费预算的一倍多。雇员享受公务员待遇,工资完全列入国家财政预算,平均收入在美国中产阶级水平及以上。美国CDC拥有大约 1.4 万名正式全职员工和 1 万名合同制聘用员工,包括大批科学精英,在几乎所有的卫生领域,都有一些世界顶尖的专家在美国CDC工作。除此之外,美国的州、市和地方公共卫生机构还有20多万雇员。更重要的是,美国CDC能够向顶级健康专家,支付高于政府标准工资的有竞争力的薪酬。有资料显示,美国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第一年的薪酬约为5万美元,从业10年以上的专业人员年收入约为21万美元。在美国,年收入在8万~10万美元的阶层就属于中产阶级。美国CDC行政权力、技术指导职能、高收入保证了机构的权威性、员工的荣誉感和队伍的稳定性。 美国CDC与其他公共卫生和医疗保健机构保持密切联系,除拨付经费外,也会派遣 1 000名左右工作人员在州、市和地方卫生机构任职 2 年或更长时间,保证了疾控体系网络的整体效能和有效运转。 欧盟于2004年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成立欧盟CDC(ECDC),其主要任务是加强卫生资源共享与合作,并统一规划欧盟的疾控工作。ECDC各成员国均有专门的协调机构,实现欧洲各国公共卫生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共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疫情。ECDC共有雇员300人左右,人员经费由欧盟直接提供,主要包括员工工资及各类保险、差旅、交流等费用。2014年ECDC年度人员经费支出约为3 100万欧元,占ECDC年度经费的一半以上,员工年平均收入约10万欧元,达到欧盟中产阶级水平。 日本有较为完善的国民健康保障体制,分布于全国各都道府县的地方保健所和市町村的保健中心在疾病防控中起主导作用,各级保健所所长必须有医学教育背景,都道府县级保健所人员按1.69人/万人配备;市级保健所按2.8人/万人配备,所需经费由财政划拨。建立了包括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的机制和人、财、物的储备及组织落实[4]。 总之,国外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管是美国CDC、ECDC还是日本的防保体系,有以下几个共同点值得借鉴:一是着眼于国家安全战略需要,立足国内、放眼全球;二是定位明确,疾控机构为技术官僚机构,人员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主要负责人须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三是权责分明,集行政管理与技术管理于一身,能调动各种资源,技术措施落实快捷高效;四是在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中是核心部门,并发挥决策作用,保证了其指导医疗卫生及其他机构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五是充足经费的保障机制和分配权力,既能保证应对的科学技术水平,及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引领地位,又能保证上下级的政令畅通;六是建立信息、资源协调共享机制,拥有信息收集、协调与发布权;七是工作人员待遇好,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员工归属感强,队伍稳定;八是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上下联动,横向协同,才能发挥好整体效能。 3.存在问题: (1)预防为主工作方针未形成社会共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形同口号: 2003年,“非典”初期的教训,正是因为当时疾控体系的脆弱无力。对疫情严重性的认识不足、对病原体的一锤定音能力不足、协调机制的缺乏、信息披露的严重滞后,使疫情应对的第一轮遭遇战中坐失良机,陷入被动。“非典”之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疾控体系建设,不断加大投入,调整重大疾病防控策略,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处置体系,取得明显成效。 2009年启动的新一轮的医疗体制改革,核心就是解决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公益性、可及性与公平性问题。公益性决定了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负责。而对于公众,医疗卫生资源的有限性和公众医疗卫生需求的无限性,永远是卫生健康最根本的矛盾。这就涉及到资源在投入和分配时,不可能全面照顾,必然会有侧重、分阶段地投入。 在全面推进新医改的“四梁八柱”建设中,各项改革得到较好的发展,唯独忽略了公共卫生这根梁的重点建设,不进则退,使得医改整体推进中,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特别是疾控体系建设滞后,甚至边上观望,再一次成为被冷落的角色,错过了再次大发展的最佳时机。 仅从2014-2019年这五年间的中央财政投入经费便可看出。2014年,国家“公共卫生专项任务经费”的项目拨款为5.29亿,而到了2019年,这笔预算下降到4.5亿,同比下降14.9%。反之,2014年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拨款为36.19亿,到2019年,这一预算增加到50.23亿,同比增长38.8%。 长期以来,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是结合我国国情确定的最有效、最经济的工作方针,但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相当一部分,对预防为主方针理解不够、重视不足,“重医轻防”问题普遍存在,预防为主方针没有真正落实。各部门对“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解执行差异较大,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很少,对辖区内公共卫生资源统筹、体系建设、保障制度等工作重视不够。严重影响了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 (2)公共卫生立法不全、有法不依、执法不力: 公共卫生的法律法规数量众多,但至今没有公共卫生法母法。 我国公共卫生立法前瞻性不够,很多法律都是被动立法。若干次有关公共卫生立法都是由发生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后倒逼出来的。如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流行后的1989年产生了《传染病防治法》;90年代初期有偿采供血导致的艾滋病感染,催生了《献血法》;2003年“非典”后不久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8年毒奶粉事件后,2009年《食品卫生法》变成了《食品安全法》;2018年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后,2019年《疫苗管理法》颁布等。 公共卫生法律的执法主体变动频繁,给公共卫生法律执行带来很大困扰。公共卫生法律执法主体主要是卫生行政部门,而我国国务院的机构变动频繁,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分分合合。这期间包括了人口与生育、食品药品管理和职业健康管理等职责的重大变化。从1982年《食品卫生法(试行)》到2015年《食品安全法》的修订,2001年《职业病防治法》到2018年四次修订,机构反复变动,执法主体不断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法律执行的连续性。卫生部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合并以后,很多地方都发生机构、人员的适应和磨合问题,新的人员对原来的法律都需要时间学习。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很多行政领导被问责,反映了他们对公共卫生法律的生疏,不了解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不能依法依规开展工作。而作为传染病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事件调查处置主力军的疾控人员,因没有行政执法权而造成调查受阻的现象屡见不鲜。 全国疾控体系建设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队伍,在这次事件的应急处置初期没有展示出快速反应的能力。当传染病事件上升到国家安全事件时,《突发事件应对法》就是事件处理的总纲,依法依规防治变得更加困难,这时前期准备的各种预案、演练条件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大量的临时性行政措施必须随着事件发展情况而改变,此时的防控措施效率是第一位,不确定因素太多、太复杂,按照计划设定的预案和演练适应不了事态的快速发展。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提醒我们,这支快速反应部队应该如何建设,应该由谁指挥,工作机制需要从立法层面进行保障。 (3)疾控体系运行机制不适应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习总书记于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供系统、连续、防治深度融合的健康服务。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但是目前,公共卫生在健康中国战略中的主导作用未体现。一是疾控机构的工作方式、方法还处于传统的传染病防控模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的期盼。二是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卫生健康部门仍按部门分工分设任务,治疗归治疗,预防归预防,疾控机构从上到下除了安排些项目,下一些专病文件外,没有完整地面上推进措施,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步伐不协调。三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进与重大公共卫生项目脱节,国家及其部分疾控机构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中没有法定的职责,完全被边缘化,服务质量低、技术含量低、群众接受程度低。 (4)疾控机构性质、职能定位、能级管理不清: 2004年“非典”之后原卫生部下发了“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了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对推进全国疾控体系建设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但近年来,这一文件要求没有得到很好落实。疾控体系的改革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疾控体系建设现状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疾控机构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各类法律、法规明确其机构职能定位是技术指导支撑,没有行政管理和独立决策权力。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处置,从疫情的发现报告、流行病学调查、防控措施的提出与实施,均未让疾控机构发挥主导作用。比如疫情的网络直报系统的作用仅为内部参考,对外公布和各级决策部门使用的数据均为卫健行政部门另设一套电话和表格报告系统,浪费大量的行政和防治资源。 各级疾控机构定位分工不清,省地县的机构能级和工作重点缺少清晰划分,国家疾控机构职责任务与地方各级机构职责脱节,工作任务能级分工“上下一般粗”,地方疾控机构除了逐级向国家级机构按法律法规填表报送数据外,无任何法律责任和行政管理责任归属,各省级疾控机构对下级机构仅有技术指导责任,也无任何法律责任和行政管理责任。 另外,各级疾控体系的机构职能重复重叠现象突出,资源重复配置,造成资源要素浪费,机构发展方向不明确,职能重点不突出。现行的体系建设主要围绕单病种开展,使学科综合发展不平衡,卫生防病综合能力不强。现行的传染病早发现方法、疾病监测预警技术、防病适宜技术、流行病调查分析能力、不明致病因子检测技术、健康大数据分析运用技术等,特别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严重不适应新时代需要。 目前我国机构设置及行政规范都是以部门分隔设立,各地均以国家卫生行政部门的设置安排,从上到下以条线执行。医疗、疾控和基层行政管理部门各自为战,没有形成“统筹、融合、一体化管理”的格局,再加上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的先天缺陷,社会普遍的重治轻防思想,疾控机构推进疾病防控工作单一,医疗机构未能很好履行在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法定职责,不能很好发挥在疾病监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中的作用,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功能割裂,防治均不力,严重影响了疾病预防控制的工作效率。 (5)基层卫生网底薄弱,难以胜任新时期疾控工作: 公共卫生工作中核心就是疾控工作,是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根据不同能级进行有效的分类实施,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站),是实施疾控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被视为公众健康“守门人”。近年来,国家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效推动了基层卫生机构落实各项疾控工作任务。但是,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紧缺,全科医生制度在农村难以落实,公共卫生人员大部分从护理人员和老年医务人员及村卫生室人员调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低、技术能力差,距百姓需求甚远。县域医联体、医共体引起的医疗资源“虹吸”现象严重,不但将乡村病例吸走,人、财、物也上交,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法人管理构架形同虚设,工作责任心差。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全人群慢性病体检管理、健康档案建立与分析、健康教育、卫生监督、中医等,近期根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要求又增加了职业健康保护、精神卫生、院前急救、老年保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大量工作最终落实到基层寥寥无几的公卫人员和村卫生人员身上,其他医务工作者只是参与,人员的数量、能力和积极性难以保证。而与经济分配密切相关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绩效考核,主要是医疗服务的经济指标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指标,促使机构负责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医疗收入和公共卫生项目指标上,用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应付各种检查考核,保证报表、台账完成,再做几个样板点,终日忙于填表、整台账,疲于应付。疾控工作网底不牢,疾控工作地动山摇。 (6)疾控体系运行支撑保障不足: 近年来国家取消了几乎所有疾控机构收费自留技术服务项目,但没有保证财政合理的补偿,故较大幅度降低疾控系统及人员原本就偏低的收入。2009年疾控机构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形成新一轮的“大锅饭”,经过10年运行,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对疾控机构的队伍稳定、人才培养、能力提升都造成了负面影响。疾控机构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处于卫生健康行业人员待遇的边缘地区,严重影响疾控机构和人员的积极性。在习总书记“两个允许”的要求下,公立医院人均绩效工资是普通事业单位的1.8~3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则为1~1.35倍,有些地区达到2.5倍,只有疾控机构没有明确政策,处于卫生健康系统的“扶贫对象”的状态。 我国各级CDC普遍存在人员严重不足。有资料显示2006年平均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美国9.3人,俄罗斯13.8人,日本都道府县级为1.69人;市级达到2.8人,而中国不足1.4人。为了解决疾控系统人员不足的问题,2014年中央编办等印发《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指导意见》,原则上按照省(区、市)常住人口的1.75/万的比例核定,少数民族和人口密度低的地区可适当增加,可实际情况是文件未得到执行。统计表明,2009-2017年,在全国医院卫生人员增加了76.3%,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80.8%,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增加了21.4%,卫生技术人员增加了36.7%的情况下,疾控机构人员不增反降,卫生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分别减少了3.0%和4.1%。 近几年,国家、省、市CDC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严重,这不仅包括技术经验丰富的老专家退休,更有很多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专家流失。以国家CDC为例,流出的160余人,绝大多数为中青年业务骨干,其中千人计划、杰出青年等优秀人才流失殆尽。根据某省调查显示,2016-2018年该省各级CDC调出、辞职成风,共计321人,且成逐年递增之势,(2016年84人、2017年96人、2018年142人),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业务骨干占73.23%,省级CDC 1年内12名业务人员辞职,其中博士生7名,科室负责人2名。 此外,全国疾控系统还存在财政保障不足、人员学历偏低、非专业人员占比偏高、高级职称比例低等人员结构不合理,以及仪器设备配备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疾控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仅以省级CDC为例,中华预防医学会2016年调查的结果显示,省级CDC保障能力不足,31个省的基本支出财政保障率平均不足60%;专业结构不合理,尚有14个省级CDC专业人员比例达不到85%的编制要求,其中近三分之一达不到80%。从学历结构看,全国省级CDC以大学本科以上人员为主,平均占比为74.11%,高中以下学历还有一定的比例,个别地方占比近20%。职称结构不合理,有近一半省级CDC人事部门核定的高级岗位比例低于30%。仪器设备的配置仅有不足20%的省级CDC(6个)A类设备配置完全达标,尚有13%(4个)达标率低于80%。高层次人才不足和高精尖仪器设备的不足,严重制约了省级CDC的科研创新和技术指导能力。省级CDC尚且如此,市、县CDC这类问题的严重程度可想而知[5-7]。 (7)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 疾控工作的基础来自于“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实现疾控工作从传统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手段信息化。但在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卫生信息化建设中,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度明显滞后,做不到互联互通,从国家层面来看,还是依靠2003年SARS后建立起来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该系统主要还停留于各类传染病信息报告,使用权限基本都在国家层面,省市县各级都不能真正利用这些数据,无法形成及时、有效的分析结论。而各级CDC所涉及的包括疾病监测、预防接种、卫生应急管理、慢性病防治、五大卫生等工作,均未能建立起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信息系统,目前各地建立国家全民健康基础信息系统与疾控机构设置的信息系统,在基础信息收集、录入、标准使用,管理部门等均分离推进,未能统筹开展,更未建成统一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大家各自为战,造成信息“烟囱”和“孤岛”,导致很多工作无法有效对接,大量数据无法有效利用。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抗击中,基层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表格抗疫”,重复繁重的填表任务,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精力,令基层不堪重负,耽误落实迫在眉睫的抗疫工作。“表格抗疫”间接反映了疫情防控中的薄弱短板,信息化建设不充分、大数据运用意识不强、“互联网+”理念缺乏,平时口号喊得响,实际运用是盲区,造成一个疫情指标一张报表、哪个部门需要哪个部门做张表,数据多头来源、互相打架等现象。 二、建议

开倒车的学问

前进是一种策略,后退更是。迅捷箭蚁的“开倒车”操作让人既惊叹又困惑——当寻找到的食物体积过大、过重时,它们往往会选择一口咬住食物一端,然后拖着倒行返回巢穴。奇妙的是,它们还真能“开倒车”顺利回家。它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迅捷箭蚁(图源:letemps.ch) 撰文 | 金斯基 编辑 | 小赛 7月的西班牙南部塞维利亚热情如火,游客络绎不绝,享受西班牙南部城市的风情。然而在这座艺术小城的郊外沙漠中,有一群科学家正趴在地上,头顶45度高温,目不转睛地观察着一种微观世界的生物——西班牙沙漠蚂蚁迅捷箭蚁(学名Cataglyphis velox)。 这种蚂蚁全身呈红棕色,肢体纤长,性情温和、不善争斗却动作迅速。每天中午,它们一个个单独离开巢穴,在沙漠中寻找烤焦的动物尸体,拖回巢中。这听起来没什么特别的,你小时候一定也看过蚂蚁搬家,那为何科学家非要冒着炎炎烈日,跑到沙漠里去看蚂蚁呢? 原来,迅捷箭蚁有一项“独门绝学”:当寻找到的食物体积过大、过重时,它们往往会选择一口咬住食物一端,然后拖着倒行返回巢穴。奇妙的是,它们还真能“开倒车”顺利回家。 (视频来源:Sébastian SCHWARZ) 倒着也能走回家,这些蚂蚁是怎么做到的呢? 蚂蚁导航策略 早在上世纪,蚂蚁们日常觅食返巢的举动就引起了科学家们对动物导航行为的极大研究兴趣。全球各地都有科学家对蚂蚁展开过各项研究,总结出了这一陆地爬行昆虫前进时的系列导航策略,比如路径整合(PI),也就是数步子记路法;视觉场景导航;“天空指南针”,如太阳光线角度等。 不过这些都是前进时的策略,迅捷箭蚁的“开倒车”操作还是让人既惊叹又困惑。 来自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的动物行为学家塞巴斯蒂安·施瓦尔兹(Sébastian Schwarz)在博士期间就开始研究蚂蚁导航策略。他和他的合作者,爱丁堡大学的信息学家埃弗利皮德斯·卡尼亚斯(Evripides Gkanias)共同组建了一支四人小团队,从2017年起每年夏天雷打不动奔赴塞维利亚沙漠,研究沙漠箭蚁的神奇行为。 施瓦尔兹告诉“赛先生”:“沙漠箭蚁非常擅长在沙漠中寻找昆虫残骸,有时候它们会离开巢穴走到五六十米开外的地方,找到食物,拖行回巢,却从不会迷失方向。所以我们很想知道它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早在2017年,施瓦尔兹就在《现代生物》(Current Biology)期刊上发表过题为《蚂蚁倒行回巢时视觉能力的使用机制》(How Ants Use Vision When Homing Backward)的文章,其中强调了小蚂蚁倒行时主要依赖的并非视觉记忆,而是天体罗盘和路径整合策略。除此之外,如果食物太过沉重,它们就会时不时停下来,放下口中食物,转过身,看一眼周围地面环境,然后再转回身,调整好方向,拖着食物继续“倒车”到家门口。 施瓦尔兹当时就猜测:就算是倒退行走,蚂蚁或许也能在视觉上辨认出什么来。于是,他们分别在2017年和2018年展开实验,进一步探究蚂蚁倒车回家之谜。首先,研究人员在巢穴和食物之间用白色的塑料板划出一条笔直大道,然后训练一些蚂蚁往返在巢穴和取食器之间,让它们熟悉道路。训练之后,研究人员换上大块饼干,使得蚂蚁只能靠拖行,倒退着回巢。 参加测试的除了训练过的蚂蚁,研究人员还会抓一些不熟悉路径的蚂蚁加入作为对照。此外,在蚂蚁将饼干拖回巢穴时,研究人员通过在路径边添加黑色塑料袋和防水布来模仿奇怪的山脉,从而改变路径上的风景。 最终的研究结果显示,当面对新地标时,蚂蚁在8米长的实验道路上走了3.2米就“偷看”了,而在熟悉的道路上,蚂蚁可以走近6米而不回头。让施瓦兹尔有了新发现,他提出了“逆向视野”(repulsive view)理论:蚂蚁记住了从巢穴到食物点的路径,作为视觉信息记忆在大脑中,而需要逆行时,它们将记忆中的场景作为逆向视野,形成返回路径,从而做到退行大段距离而不用时不时回头看。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也会同时借助太阳光角度和路径整合策略。 该研究已以预印本形式发表在bioRxiv上。 继续向着“倒行”前进 这项新研究中,沙漠蚂蚁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倒行导航。施瓦尔兹说,自然界中真正倒着走、倒着飞或者倒着游的动物很少很少,蜂鸟会倒飞,但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向前飞。倒是跟我们人类共享大城市下水道的大老鼠,它们偷披萨时,会嘴里叼着披萨倒退着走,但是始终需要时不时转动脑袋,东张西望,看清往哪儿退。 施瓦尔兹表示,他会继续研究小蚂蚁的倒行机制,蚂蚁长有两只复杂的复眼,它们的视角是360度,相当于全景视角。他很想知道如果遮住其中一只眼睛,蚂蚁是否还能够成功倒行导航。 接下来,他还想在实验室中给小箭蚁设计一座“虚拟现实剧院”,头顶是可操控变换的LED小灯泡,脚下是人工“跑步机”。当蚂蚁在“跑步机”上前行时,周围的有LED灯控制的虚拟环境也会变动,这样可以看到身处虚拟环境中的蚂蚁,当外界环境线索减少,甚至没有的情况下,会怎么做出怎样的反应。这样的条件恰好是野外调查无法实现的。 寻找回家的路 (图源:geographyrealm.com) 除了蚂蚁外,自然界中没有科技工具加身的动物们也拥有各式各样的天然导航能力。迁徙的候鸟除了视觉之外,会利用多种线索,诸如地磁线索、天体罗盘、嗅觉线索和地标等,顺利找到回家的路。而鱼类回游,比如鲑鱼,则主要基于化学或嗅觉线索的策略。还有人提出,很多动物可以使用超长波的“次声”来找到回家的路。 神奇的大自然将各种无比精妙复杂的“系统”安置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动物身上,相比之下,人类在认路这件事上并不占优势。不过,科学家们从动物身上得到启示,创造出了不少新技术,来帮助人类甚至是机器人找到“回家”的路。 研究人员根据迅捷箭蚁提出的倒行机制模型,也有应用到机器人研究和GPS导航中的潜力。施瓦尔兹提到,如果机器人在导航的时候走错方向,它们或许可以使用逆向视野,不必四下环顾,就能找回正确的方向。而对于驾车的同学来说,也许以后倒车入库就不是噩梦了! 参考资料 [1] Schwarz, S., Mangan, M., Zeil, J., Webb, B., & Wystrach, A. (2017). How ants use vision when homing backward. Current Biology, 27(3), 401-407. DOI: 10.

名医张文宏:请停止歌颂无畏的牺牲!

来源:青青岛社区 马铃薯彩虹糖 网易新闻 张文宏医生呼吁抗疫医护人员: 1、避免无谓的牺牲; 2、宣传好的经验和方法; 3、提倡不损己的利人! 最正确的做法,不是歌颂牺牲,而是宣传和弘扬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在这次防疫大战中,有一位医生表现很出色——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 张文宏有几件事做得特漂亮。 第一件:人性化地安排。 在这次防疫大战中,我们看到了很多这样的新闻,比如,流产十天的护士上前线。比如,父母病危的医生上前线。说实话,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心里不是感动,而是愤怒,总觉得这样的动员缺少人性。 张文宏是怎么做的呢?华山医院组织医疗队驰援武汉时,一位医生的父亲住进了ICU,张文宏就对他说了一句话:“放心回去吧!” 一位刚刚援外回来的医生来请战,张文宏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刚援外回来,这次先不派你去武汉。” 我觉得这样的安排才充满人性。 第二件: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1月29日这天,张文宏做了一个决定:“这一次我做了一个决定,所有从年底到现在为止的医生,全部换掉,全部换岗。” “第一批人实在是太累了,需要重新组织队伍去替换他们,我们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说实话,如果我是第一批医生,听到这样的安排,估计会很暖心。 第三件:医生应该有免于受伤害的权利。 这段时间,很多媒体采访张文宏,他很务实的强调:“医务工作者,现在最缺乏的不是宣传,而是关心。我明确和大家讲。第一关心是防护,第二是疲劳,第三是工作环境,我觉得一定要跟上。 如果跟不上,就说明没有把医务人员当人,只是当机器。” 张文宏这个小领导,最看重的不是宣传和歌颂,而是解决实际问题,让医护人员免于受伤害。 第四件:没有防护,你可以拒绝上岗。 医护人员上阵之前,张文宏给他们制定了标准:哪类病人需要留观,哪类病人可以解除留观,并对医护人员说,“按照这些标准来,出了事我来承担!” 而且,张文宏这个小领导,一点不鼓励医生护士裸奔,“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恰恰相反,张文宏跟医护人员说了一句话:“没有防护,你可以拒绝上岗!” 对于正真的爱护医护人员来说,做好这四条措施,比歌颂他们牺牲有价值得多。 最重要从来不是歌颂牺牲,而是避免战士无谓地牺牲。 所以,请停止歌颂不合理的牺牲吧!请停止歌颂非自愿的伟大吧! 最好的歌颂,是宣传好的经验措施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好的歌颂,不是赞扬损己的利人,而是提倡不损己的利人。 (有删节改动)

最严网络信息审核标准今日起施行

来源 | 网信中国 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规定》针对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网络行业组织的网络行为制定了相关细则,并从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层面对网络内容生态进行规范管理。其中,明确提出了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的11种内容。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是指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主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网络信息内容为主要治理对象,以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为目标,开展的弘扬正能量、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等相关活动。 第三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各有关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工作。 地方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地方各有关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工作。 第二章 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 第四条 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循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五条 鼓励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制作、复制、发布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 (一)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准确生动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 (二)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 (三)展示经济社会发展亮点,反映人民群众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的;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优秀道德文化和时代精神,充分展现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 (五)有效回应社会关切,解疑释惑,析事明理,有助于引导群众形成共识的; (六)有助于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 (七)其他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讴歌真善美、促进团结稳定等的内容。 第六条 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含有下列内容的违法信息: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 (五)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的; (六)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七)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八)散布谣言,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九)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十)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的; (十一)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七条 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含有下列内容的不良信息: (一)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 (二)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的; (三)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的; (四)带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产生性联想的; (五)展现血腥、惊悚、残忍等致人身心不适的; (六)煽动人群歧视、地域歧视等的; (七)宣扬低俗、庸俗、媚俗内容的; (八)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的; (九)其他对网络生态造成不良影响的内容。 第三章 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 第八条 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强本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第九条 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机制,制定本平台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细则,健全用户注册、账号管理、信息发布审核、跟帖评论审核、版面页面生态管理、实时巡查、应急处置和网络谣言、黑色产业链信息处置等制度。 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设立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负责人,配备与业务范围和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加强培训考核,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第十条 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传播本规定第六条规定的信息,应当防范和抵制传播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信息。 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应当加强信息内容的管理,发现本规定第六条、第七条规定的信息的,应当依法立即采取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第十一条 鼓励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优化信息推荐机制,加强版面页面生态管理,在下列重点环节(包括服务类型、位置版块等)积极呈现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信息: (一)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首页首屏、弹窗和重要新闻信息内容页面等; (二)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精选、热搜等; (三)博客、微博客信息服务热门推荐、榜单类、弹窗及基于地理位置的信息服务版块等; (四)互联网信息搜索服务热搜词、热搜图及默认搜索等;

看世界系列 | 震撼心灵的大迁徙

数百万只的动物,数千里的路程,数百个故事。国家地理频道将对全世界送上此一历时3年制作的节目──以前所未见的视野记录动物迁徙的过程,横跨全球,直到目的地。国家地理投入大量资源到本系列的拍摄,运用高画质技术,呈现鼓舞人心,有时却令人心痛的漫长旅程;迁徙之路困难重重,为了生存仍不得不为。 1 千里跋涉 Born.to.Move 每天地球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动物加入迁徙行列,它们一生注定了飘泊的命运。从最小的蝴蝶到最大的牛羚,这些旅者的存亡取决于随时上路的能力。本集走访全球拍摄四种惊人的动物迁徙过程,呈现了生死奋斗与重生的故事,也是世上最感人的故事。 2 繁衍生息 Need.to.Breed 每天地球上都有数以百万计的动物加入迁徙行列,它们不顾一切进行一件无比重要的事,那就是创造和养育宝贵的下一代。 福克兰群岛的岩岸上,哥斯达黎加与澳洲的密林里,苏丹南部的荒凉草原上,皆有无数动物为求生存,延续物种,冒险展开永无止境的迁徙。 3 分秒必争 Survive 大迁徙已经展开,在变换的季节和气候驱使下,无数动物每天都必须前进,否则就会死去。它们必须及时抵达目的地,开始繁殖、进食或只是单纯地求生存。 变换的季节和气候令无数动物每天都必须大迁徙,还要及时抵达目的地,开始繁殖、进食或生存。从北极浮冰到博茨瓦纳盐沼,数以兆计生物被迫展开旅程,所有动物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努力生存和争取种族的延续。 4 觅食求生 Feast.or.Famine 生物因饥饿而进行的迁徙往往规模浩大。每天有无数生物为了寻找更青翠的原野而迁移,例如微小的浮游生物,稀有的沙漠象,掠食性白头海雕,会发光的水母,贪食的大白鲨,还有灵敏的游隼。有无数生物不断成群迁移,共同努力求存。 5 科学看迁徙 Science.of.Migrations 动物的行为常令科学家又是迷惑又是讶异。拜科技之所赐,科学家现在得以前往过去不曾涉足之地,以全新视野,巨细靡遗地观察这些现象。 背负着痛苦、绝望与饥饿,每一次迁徙都是向死神挑战、充满无数障碍的旅程。本节目将走到令人惊叹的迁徙景象背后,展示科学家如何从中学习与研究这些大自然奇景。 6 幕后花絮 Behind.the.Scenes 由国家地理频道人员组成的大迁徙小组共花了两年半,制作这一系列节目。小组成员行遍全球七大洲,共一百二十个国家,总距离670,000公里。最后终于得以将这一野心勃勃的节目,透过电视,呈现在观众眼前。 每天一小时纪录片 有趣 有用 有料 关键词:动物迁徙 [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回复关键词,即可获取精彩内容!] 每天一小时 [新域名:www.onehourlife.net] 不止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