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被这个病毒感染,我们有多大机会活下去?

早上在微博上看到一条私信问:我们会不会都在这场疫情中死去?
对这个问题,大家肯定都知道答案:肯定不会。

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可能是因为最近看到了太多令人悲伤的新闻,比如武汉的一位导演一家四口先后因为这个病毒去世,这些消息让我们很多人已经出现了心理创伤。
疫情以来,累积统计到的死亡病例有1772例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一条生命,也是一个家庭的悲伤离合。面对这些病重和死亡的病例数,没有人完全不怕。
但这不是人类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疫情,历史上导致数千万人死亡的瘟疫也有,但还没有出现过导致所有人死亡的瘟疫,不然也就不会有今天的你和我。
古人对传染病一无所知,都有人存活下来了,今天我们对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播播方式都已经比较清楚,而且也有预防和治疗措施(支持治疗也是治疗),所以更不可能全部死掉。
这次疫情持续了快2个月了,现在新增病例有明显下降趋势,但这是在大部分人都居家隔离的状态下实现的。长久的居家隔离会导致经济停顿,所以也不太可能一直按现在的方式隔离下去,疫情未来走势会怎样,目前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疫情最终能控制住,它可能像17年前的SARS那样,几个月后慢慢销声匿迹。如果最终没有控制住,它蔓延到全球,传播于每个社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要接受一次这个病毒的洗礼。
我们暴露于病毒,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病毒的毒性,我们身体的状态,以及当时的医疗条件。
从最坏的情况来看,武汉人民的经历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全城大范围的感染,短时间出现大量病人,然后整个医疗系统超负荷,发热门诊大排长龙,轻症病人没办法得到隔离,重症病人要住院没有床位。
现在即便病毒在其它城市蔓延开来,因为经过反复传播,病毒的毒性似乎有所减轻,而且有了武汉的教训和经验,其它城市的应对也会更得当,虽然医疗系统仍可能出现超负荷,但估计不会重走武汉的路。
得益于免疫系统,我们暴露于病毒,也不是一定会被感染,那如果被感染了,活下去的机会又有多大呢?
中国疾控中心刚发表了一篇针对这个疫情样本量为72314人的流行病学调查,在44672名确诊病例里,轻症的比例约80%,粗死亡率(死亡人数/确诊病例数)为2.3%,其中湖北省以外的为0.4%。

http://html.rhhz.net/zhlxbx/004.htm
如果再考虑到那些症状太轻,没有去就医也没有被检查到的病人,实际数字应该还会更低。就算按这个这个数据算,如果被这个病毒感染,80%左右的人会像得了一场重感冒然后好了,有约1/5的机会会成为危重病例,在医疗资源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我们至少有99.6%的机会可以活下来。
所以即便被感染了,肯定不是都会死去,而是绝大部分能活下来。
当然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大家的生存概率也会有些不一样,比如年轻人的死亡机会比较小,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比如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死亡的机会会更大。
我们在健康上要面对的威胁,也远不止这个病毒,还有流感、结核、高血压、糖尿病,还有与年龄增长的癌症风险,还有车祸、空难等意外事件的风险,我们活着就在面对着很多的不确定性。
但又能怎样呢?担心并不能让风险更小一些,如果整天想着的都是这些可能的风险,哪怕一直活着也很难有快乐。所以我个人觉得,比一直担心风险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能做哪些去降低风险,如果做了可以做的,风险来了也只能去接受。
比如面对这次的疫情,我们除了注意不去人多的地方,保持和人的距离,注意保持手卫生外,其它的也做不了太多。

相反,如果你真的那么担心这些健康风险,倒是可以检视一下有没有其它不良健康习惯,比如吸烟、喝酒、运动少等等,如果有,倒不如先把戒烟、戒酒、多运动这些可以做的先做起来。

另外我们也可以想想,生命的长度是不是我们追求的全部?至少我自己不是这样的追求。

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生命过程中的体验也很重要,所以我会选择做自己可以做的,然后接受大家都要接受的风险,向死而生,感受当下。


相关阅读:
我是如何应对这次疫情的?
相比病毒,我更担心是下面这篇文章里写的
疫情之下,我的不安全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