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唯SCI催生虚假论文,两部委的《意见》能否遏止?

「近日,知名论文打假人伊丽莎白·毕克(Elisabeth Bik)  发现国内又有400多篇“问题”论文,它们似乎来自同一个“工厂”生产,2017年,国内出现107篇论文撤稿事件,最后溯源发现大多数也是来自医院。2月20日,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纠正了中国学术界此前“唯SCI是论”的评价体系,但这份《意见》能否遏止中国论文发表的另一顽疾——造假现象,目前不得而知,这份文件也尚未涉及这一问题。」

(图源:pixabay.com)

撰文 | 建昌刺客

编辑 | 叶水送

SCI本身无罪,还是一个不错的指标,在科技的推动和评价中,还真离不开SCI。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人把好东西玩坏了、玩砸了,就像人离不开刀具,但有人却拿它去行窃甚至杀人。
国内SCI的问题是一些错误的政策与导向,扭曲了科学生态和人的心态,美丑不分、善恶不论、真假不管,结果是SCI数量泛滥、内容异化、虚假成性,误导决策,久而久之长成了“恶性SCI瘤”。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这也许是破除“唯SCI”弊病的一个良好的开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尽管千呼万唤始出来,还是值得点赞。
《意见》中提出的治理措施比较多,也比较系统,有很好的指导性;如能真正得到落实,对遏制“唯SCI”、治疗“SCI瘤”会有成效。
“问题SCI”论文是否因《意见》出台而消失
然而细读《意见》后,仍有所欠缺,《意见》对于“SCI”问题的分析,似乎主要是由于一些评价体系不良,导致SCI数量大增、水平参差等问题。对论文质量及其深层次的问题涉及很少,论文打假只字未提。
也许有学者会说,评价体系调整了,不唯SCI至上了,造假就会被遏制了。其实未必,评价体系矫正了,科学生态变好,各种异化的SCI会减少,但论文造假不会因此消失,只要SCI还在,不论是普通论文,还是“代表作”,如果没有持续地打假以及出台具体的措施,都不能排除“造假”的存在,甚至“高水平”论文的存在,因为造假成本太低。

为什么要揪住论文“造假”不放?

在2019年全国“科技三会”上,国家领导人曾提出“要营造良好学术环境,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 
如果说中国的论文太多、水平不高、缺乏代表性或标志性成果,是困扰中国的一大病痛,那么造假才是侵害中国学术环境更为严重的顽疾。
根据全球撤稿数据库统计,截止2018年,中国被撤稿的论文达6879篇,几乎“贡献”了全球的一半(45%)。撤稿的因素较多,弄虚作假是主因。由于国内缺乏系统的质量检查和数据核对,大量的弄虚作假论文可能还没有被揭露出来。
最近,国际知名论文打假人Elisabeth Bik博士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中国400多篇论文的研究结果,存在惊人的一致,似乎来自“同一工厂”,这些作者大都来自中国的医院,假如这些研究结果用于指导临床诊治,细思极恐。
虚假的内容、错误的结论会误导决策,误导临床,误国害人。值得一提的是,医院是假论文、论文买卖的重灾区。
学术造假也会严重损害中国的国家形象,降低科研成果的可信度。造假行为还带坏了一批科研人员,尤其是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危害深远。
发文容易,落实难
如果说评价体系是技术问题,那造假就是性质问题。“恶性SCI瘤”的“七寸”是造假,打中“七寸”才是根治之本。中国论文的虚假已全球闻名。

为什么造假总是屡禁不止,问题还是那么严重?相关部门不作为、不采取具体行动是主要因素之一。
即使被有力证据质疑的论文造假,有关部门也往往是表面承诺调查,实际上只在应付舆论,最后不了了之。不打假,学术生态就是“空中楼阁”,创新动力就会后继乏力,真正的成果难以产生。
最近,两部委治理“唯SCI”的“调理方子”开出来了,只针对评价体系,只能以“调理”为主,难以根治“恶性肿瘤”。至少可以说,现在可以控制症状,减轻病情。走起来总比不动好。
至于此次“药”是否对路,药量够不够,药效如何,仍有待观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发文容易,落实难,如201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发布了《科学数据管理办法》,至今也未见什么高校和科研机构有什么实质性行动。
    
最后,呼吁相关部门,趁热打铁,“宜将剩勇追穷寇”,制订法规,采取主动、积极的措施,严厉处罚虚假论文,坚决打击论文买卖。

赛先生

启蒙·探索·创造

如果你拥有一颗好奇心

如果你渴求知识

如果你相信世界是可以理解的

欢迎关注我们

投稿、授权等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