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a

2008年IT产业38个判断(转载)

财富,从未如此近在咫尺,呼之欲出; 风险,从未如此潜伏暗藏,一触即发。 2008年,哪些机遇成就辉煌故事? 2008年,哪些产业风险不可不防? 38个产业方向— 我们,何处突击? 策划: 本报编辑部 TD-SCDMA:悬念迭出好事多磨 TD受政策及奥运会举办双重力量的强力支持,正表现出诱人的市场前景。但是,TD复杂的变数,提示厂商要随时灵活变通。 2007年,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在国资委的统一部署下,联合大规模启动TD-SCDMA试验网,给中国3G产业带来了第一波真实的商业机会,承诺2008年为北京奥运会提供基于TD-SCDMA的3G业务,更是利用奥运会这一难得机遇,将TD-SCDMA的发展直接推向一个高潮。 临近2007年末的时候,国务院原则上通过的《下一代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计划》,将中国的无线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首次在时间表上进行了详细描述,由此可见国家对大力发展电信业、开发自主知识产权电信技术的决心。可以预想,在2007投资了267亿元人民币之后,2008年投向TD-SCDMA的资金将更多,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也将由此而获得更大的收益。 另外,从当前一些业界消息上看,2008年春季中国联通分拆的可能性极大,但是中国3G牌照下发的可能性不大,即使主要运营商“四变三”之后均拥有全业务牌照,获取3G牌照的时间也并不一定一致,TD-SCDMA很有可能拥有更多的先发优势,以免在和其他几种3G标准(WCDMA、CDMA 2000以及WiMAX)直接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目前看,最为可能的情况是,在开展“实验网建设”的名义下,直接将TD-SCDMA建设成为一张全国性覆盖的网络,而整体费用的投入,或将不仅仅是由中国移动自身投入,而极有可能是采用国家投资的名义,通过国资委进行划拨,以促进TD-SCDMA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展。 从通信设备和方案提供商的产业机会看,中国电信设备提供商在前期招标过程中,毫无疑问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国外电信设备商已经表示,随着网络建设的向前推进,特别是随着网络投入运营,运营商将更看重网络优化的实际能力和业务运营过程中问题的解决,而这将是国外电信设备和方案提供商切入TD-SCDMA产业的机会。同时,由于前期国外电信设备商大部分采用和国内电信设备商结盟的方式,进入到TD-SCDMA试验网中,例如阿尔卡特朗讯(在中国的代表是上海贝尔阿尔卡特)和大唐电信的结盟,爱立信和中兴通讯的结盟、西门子和华为的结盟(鼎桥)、诺基亚和普天的结盟(普诺)等等,随着后期商业机会逐渐明显,在2008年是否会从结盟走向竞争,也将是一个重要的看点。有传言称,2008年华为极有可能和西门子放弃合作,另起TD炉灶; 而爱立信也已经在多个场合表示,正在积极加强对TD-SCDMA的研发,力求早日形成完整的TD-SCDMA产品线。 从商用前景看,2008年TD-SCDMA必然会按照当前信息产业部的允诺,在奥运会期间作为3G通信服务提供给奥运会,但是从目前来看,通过TD-SCDMA提供3G通信服务的象征或政治意义,将更大过于其商业意义。并且,尽管奥运会是推广3G各种业务的极佳机会,但是从时间表上看,TD-SCDMA显然已经无法赶得上这一轮商业机会,它更倾向于利用北京奥运会进行一次概念上的宣扬。 WiMAX:技术领先部署积极 移动WiMAX欲在中国乃至全球获得成功,必须等待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频谱分配和生态系统等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WiMAX无疑是2007年整个通信业界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2007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球WiMAX峰会”汇聚了国内外多家主流运营商以及几乎全部的WiMAX产业链主要成员;10月ITU(国际电信联盟)无线通信全体会议投票通过WiMAX成为3G标准,更是将业界对WiMAX的关注和讨论热情推到了一个新高潮,预计这种热度将在2008年持续升温。WiMAX技术的崛起将为全球电信设备业、乃至传统的IT产业带来巨大的商业机会。 事实上,众说纷纭的WiMAX是指基于IEEE 802.16标准的宽带无线接入城域网技术,它使用10-66GHz频段,最高可以提供75Mbit/s的传输速率,单基站覆盖范围最大可达到48Km。目前人们谈论较多的WiMAX技术主要是基于IEEE 802.16d和IEEE 802.16e两大标准,其中IEEE 802.16d是固定无线接入的空中接口标准,即通常所说的“固定WiMAX”。 2007年国内运营商在WiMAX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2007年3月,中国联通召开WiMAX宽带无线接入试验项目鉴定验收会;4月,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透露,为迎接北京奥运会,2008年第二季度前,北京市将设置建设150个WiMAX基站,覆盖北京市90%的主要街道;中国网通也在积极测试WiMAX,包括固定版本802.16d和移动版本802.16e,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的网通公司均已开展了WiMAX试点工作,其中广东网通的WiMAX无线宽带接入工程被称之为亚太地区最大规模的WiMAX项目;中国电信也在北方十省市积极试点、组织固定和移动WiMAX测试;中国移动则在湖南等省份进行了WiMAX商用试验。 可以看出,运营商实际部署固定WiMAX较多,对于移动WiMAX则兴趣更浓。 WiMAX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可以包括“最后一公里”接入、热点、蜂窝回程技术以及商业用户的企业级连接等。然而,由于标准成熟度、产业准备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全球运营商在固定WiMAX的企业级应用方面作出了比较多的努力,移动WiMAX的应用则刚刚开始尝试。 目前,WiMAX在国内的企业级应用主要集中在固定WiMAX技术,参与部署的运营商是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据了解,广东全省、湖南省和浙江省的部分地区目前都有固定WiMAX网络的部署,北京、黑龙江等省市也开始试验布网,主要为一些企业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在移动WiMAX方面,由于涉及频谱分配等问题,目前国内的实际应用仅仅处于尝试阶段。2006年年底,湖北省人民政府与韩国三星电子公司签署了“无线宽带产业发展框架合作协议”,确定合作推动基于802.16e的WiMAX技术试用,定位专网及行业客户,主要应用是高速视频监控(如高速公路的巡警摄录)、流媒体视频直播等。 业界显然普遍更看好具有移动性的802.16e技术,与固定WiMAX比它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但要想在中国乃至全球获得巨大的成功,则必须待市场需求、技术成熟度、频谱分配和生态系统等方面的问题都得到解决之后。 统一通信:平稳着陆却含隐忧 统一通信(UC)在2007年遭遇巨头热捧,2008年将平稳着陆进入实际部署阶段。但是,在一片美好的“蓝海”下面却暗含隐忧。 随着思科、微软等主要厂商继续推进统一通信解决方案,UC概念在2007年火爆一时,预计2008年这一势头仍将持续。根据Radicati集团的估计,到2008年,全球统一通信市场的总价值将达到105亿美元。而Gartner的一份报告显示,2007年,80%的企业采购通信系统时将要求支持“统一通信”。 业内分析表明,关键应用提供商将驱动2008年统一通信的部署,并从中获得商业机会。 其一是企业软件提供商。 那些在企业桌面市场有很强的渗透能力和统治地位的企业软件提供商,如微软、SAP、IBM、甲骨文等,希望通过即时通信应用进入协作会话,并且把语音和视频附加到他们的协作解决方案中。 其二是IP电话提供商,他们有着庞大的企业语音通信客户,并且把协作应用作为平滑扩展的战略,看作是IP语音系统的扩充,如思科、阿尔卡特朗讯、西门子、北电、Avaya等。思科是较早投入“统一通信”的厂商,不仅自身研发,更挥动资本的大棒大肆收购。 其三是Web入口及即时消息供应商,包括QQ、MSN、雅虎、SKYPE、ICQ等,这些企业在企业桌面市场有很强的渗透和统治地位,拥有非常庞大的用户群体,可以通过统一通信作为协作会话,并且把语音和视频作为其业务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其四是3G运营商。移动协作解决方案对于运营商、无线设备提供商、协作应用提供商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用户对协作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2007年厂商的大肆宣传对用户已经起到教育作用,很多用户对将语音、传真、电子邮件、移动短消息、多媒体和数据等所有信息类型集合为一体的应用方式很感兴趣,但大规模的应用却远未到来。 一方面,用户担心标准问题不可能马上得到解决。虽然参与统一通信市场的厂商都将IP技术视为未来技术的主流,但作为“统一通信”的基础设施,IP标准目前仍处于“分裂”状态。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不可兼容的专有代码: 思科用的是Skinny,3Com公司用的是H3,敏迪网络公司用的则是MiNet,而相对开放的SIP协议吸引的则是Avaya公司、互动智能公司、西门子通信公司等等。 面对这种状况,企业客户担心在解决了内部的通信问题之后,跟其他应用不同的“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的客户或者伙伴之间的互联互通会成为新的问题。用户的担心给UC市场发出了不利信号。 另一方面,在如此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用户特别担心安全问题。尽管一个融合的企业网能让企业的语音业务、数据业务甚至企业内部的ERP系统、CRM系统等应用起来更加有效率,但是,其中也埋藏了更大的安全隐患。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如果网络是分离的,病毒或是黑客只能袭击一部分系统,而如果将各种应用集成在一起,一旦被突破,受伤的将是全部系统。”如今,用户对多网结合的安全问题还持怀疑态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UC的发展IPTV:曙光依稀步履蹒跚 在广阔的市场前景的诱惑面前,IPTV受政策和技术的双重影响,不得不小心谨慎地避开巨大的市场风险。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07年11月,中国IPTV用户规模已达到114.2万户,与去年相比大幅增长110%。目前,国内IPTV用户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河南、浙江和黑龙江等省市。 另外,江苏、湖北、广东和宁夏等17个省份的IPTV也在积极的发展过程中,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市场。据统计,IPTV已在全国21个省市进行了商用实验,国内取得IPTV牌照的4个厂商已经全部与电信运营商达成合作。据了解,中国电信在上海、福建等地除了成功地运营了广播电视节目之后,还提供了电视黄页、影视空间等增值业务,已经在相应受众中形成了收视习惯。 从目前来看,IPTV在中国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国内IPTV用户的增长还没有形成坚实的支撑力量。但是,业内人士纷纷看好未来IPTV的发展。他们的观点是,受电信运营商宽带用户不断增长、奥运会今年召开的利好因素的刺激,到2010年中国IPTV用户将超过1000万户。从全球环境来看,业内专家认为,到2009年,全球IPTV设备和服务市场容量将高达440亿美元,同时IPTV用户将增长到5300万。 IPTV的整个价值链包括节目内容制作提供商、SP/CP(增值业务提供商,如游戏厂商、证券商等)、电信运营商、设备厂商和最终用户等。其中,电信运营商主要负责业务的承载和服务;SP/CP提供基于IPTV综合业务平台的增值业务内容、自身增值业务平台及服务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IPTV是一条复杂而冗长的产业链条,从事相关产业环节的厂商非常多。据相关数据,2007年,我国IPTV新媒体收入大概在4亿人民币左右,整个IPTV产业已经引起国际资本市场的强烈追捧。 IPTV受政策影响非常大,通过IPTV传送的内容仍将受到严格监管,并且电信运营商近期仍将不会单独获得运营牌照。目前,这些运营主体一般要拿到由广电总局颁发的运营牌照方可运营。广电部门共发放了4张IPTV牌照,拥有者包括上海文广、央视国际、南方广电传媒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上各牌照持有方在不同程度上已经与电信、网通等运营商开展了合作。但是,从目前来看,只有上海文广是在国内积极推进IPTV,而其他3家则落后的多。 另外,IPTV的理想运营平台是跨越电信网、因特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系统的传输技术,而在国内,这三网是由不同的运营商进行运营。因此,要进行三网融合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要打破不同的利益部门的分立几乎是不可能的,IPTV到底是以IP(因特网)为主还是TV(电视)为主导并不非常明朗。 另外,广电部门与电信部门的利益壁垒仍然无法逾越,而且双方在争夺市场上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态势。广电在系统内大行推广数字电视,而且在2007年形势卓著,给IPTV推广形成强大的阻力。另外,广电部门还会用政策优势客观上形成电信IPTV发展的缓慢。 从用户端来看,用户对IPTV的认可度不高,通过电脑收看电视节目还没有被广泛认可,在节目源上,限于成本因素,IPTV很难超越传统的电视。 另外,IPTV本身由于技术复杂,有众多的技术标准没有统一,因此来自IPTV自身的困难也需要尽快克服。无论怎样,2008年IPTV仍然会在困难与希望中艰难前行。 手机电视: 利益复杂前景扑朔 目前在手机电视的传输标准上,众多的标准方案提供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而使手机电视在发展之初就陷入了重重迷雾之中。 手机被誉为第五媒体,而视频则成为手机的杀手级应用,尤其是在中国3G将要上马的大背景之下,手机电视已经引起了国内相关行业的重点关注,因为相比于其他视频媒体,手机电视业务显示出了更广泛的影响力。 InformaTelecoms&Media预测,在未来5年内,手机电视市场将真正壮大起来。 数据显示,至2011年全球手机电视用户将达2.1亿户,其中亚太地区将有9510万户,欧洲地区将有6870万户。 此外,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时,中国手机电视将真正步入成熟发展期;到2010年世界杯之时,全球每13个手机用户中就会有一人使用电视手机收看比赛。 业内认为,手机电视市场蕴含着巨大商机。据估算,到2008年中国整个手机电视产业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从采用数字广播网技术的手机电视运营商来说,目前国内持有合法许可并可运营手机电视的机构均属于广电运营商。 到目前为止,持有牌照机构是:上海文广、央视国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4张全国牌照,以及南方广电传媒、北京电视台2张地方牌照。 而对于采用移动通信网络的流媒体技术的手机电视运营来说,目前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均具有手机电视运营许可,另外还包括一些移动通信增值业务提供商(SP)。 手机电视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增值业务,涉及的产业链结构复杂,用户需求等影响因素众多。目前在手机电视的传输标准上,众多的标准方案提供者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从而使手机电视在发展之初就陷入了重重的迷雾之中。